在輿論和北大的一再催逼下,公開舉報稱“北大院長奸淫服務員”卻又不提供證據(jù)的鄒恒甫,,終于認錯了。他在微博中稱:我籠統(tǒng)地寫北大院長系主任教授在夢桃源淫亂當然是太夸大了,,我當然是指我了解到的少數(shù)院長副院長教授如此淫亂,。我說話往往夸大,這是我的一貫風格,。了解我的都曉得我的這一特點,。我痛恨高校腐敗者淫亂者,我要大大地為教育神圣吶喊發(fā)威,。
雖然還在以“夸大”為“誹謗”辯解,,以“為教育神圣吶喊發(fā)威”的堂皇外衣為潑污水行為涂脂抹粉,以“這是我的一貫風格”作掩護——但與前些天一直硬挺的言論相比,,其實已經(jīng)在認錯,,承認自己“籠統(tǒng)”、“夸大”了,,將“奸淫”偷換成了“淫亂”,,將“北大院長系主任教授”縮窄為“少數(shù)院長副院長教授”。做出認錯的姿態(tài),,說明起碼他已經(jīng)意識到這種不負責任的爆料方式是不對的,。
這樣的認錯,真是極具反諷意味,,鄒先生一直在微博上號稱“中國經(jīng)濟學第一人”,,“我說話往往夸大”的認錯,等于自砸了這塊自樹的招牌。一邊承認“我說話往往夸大”,,一邊還在說“我要大大地為教育神圣吶喊發(fā)威”——這是不是夸大其辭呢,?仍在現(xiàn)身說法左右互搏自打耳光。鄒先生,,快快收了你的神通吧,!
鄒恒甫認錯了,事情并不能這樣完結,。一方面,,鄒如果想自證并非只是“夸大”,必須拿出證據(jù)——而不是借打“為教育神圣吶喊發(fā)威”這種道德牌來混淆視聽,。更重要的是,,卷入到這場沸沸揚揚的桃色風波中的相關者,都需要反思,。
鄒先生當然要做第一個反思者,,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說話往往夸大”的風格該改改了,。這樣的學風、文風和公共表達之風,,只能為自己的公共形象減分,,并殃及自己的經(jīng)濟學研究。批判北大,,批判中國的高等教育,,這是三歲小孩兒都能做、都可以做的,。但要具體到對某一個具體單位和具體人的舉報時,,就要謹小慎微并負責任了。鄒先生一直抱怨媒體只關注他曝光的“性丑聞”,,卻不關注他曝光的北大學術腐敗之類——這種指責是極不厚道的,,鄒先生不要指望自己能操縱輿論:你既然舉報稱“院長奸淫女服務員”,就有舉證責任,,媒體也有權就此窮追不舍,,媒體不是你的工具,媒體不會被你牽著鼻子走,,被你操縱議題,。
想以“性丑聞”作引子吸引媒體關注其他問題,這種曝光思路本身就是錯的,,就怪不得媒體圍著“性丑聞”轉而忽略其他議題了,。
然后需要反思的是輕信了鄒恒甫爆料,、并被鄒牽著鼻子走的網(wǎng)民。鄒恒甫認錯,,讓那些輕信者,、追隨者和起哄者情何以堪?一事當前,,先問真相,,再說是非,再談利害,,這是每個公民應有的媒介素養(yǎng),,也是每個負責任的網(wǎng)民應有的求真精神。而且,,不僅應該問真假,,更應該知道向誰問真假——這件事,就應該向爆料的鄒恒甫要證據(jù)問真假,??墒牵谝环N非理性的浮躁氛圍中,,聽到了北大,,聽到了奸淫,看到了“一個教授向北大宣戰(zhàn)”的大旗,,一些網(wǎng)友輕易就被那種“反抗體制”的道德優(yōu)越感和活色生香的爆炸性八卦所俘虜,,不問真相,便一個個撲通撲通地跳進輿論渾水中,,跟鄒先生一起玩起了游戲。
網(wǎng)友需要具備的媒介素養(yǎng)是,,“批判北大”并不意味著正義,,“反抗體制”并沒有道德優(yōu)勢,“為教育神圣吶喊發(fā)威”也不過是堂皇的口號罷了,,“痛恨高校腐敗者淫亂者”只是個人的情緒,,涉及指控,必須謹慎地拿出證據(jù),,否則就是集體耍流氓,。不明真相,并不是什么大錯,,可不明是非,,偏聽輕信,讓自己的一腔道德熱情輕易地被另一個人煽動和激發(fā),,失去辨別的理性,,那種道德熱情是廉價的,,“起哄者”的形象也是丟人的。鄒恒甫認錯了,,輕信的起哄者和圍觀者也有必要認個錯,。
鄒恒甫認錯了,想圍觀性丑聞和奸淫細節(jié)的窺淫者們,,也該散了,。但我覺得,調(diào)查這件事的單位和部門不能散,。事情遠未結束,,這種認錯,應該讓這起以八卦口水為開頭的新聞大片,,朝著嚴肅的方向去發(fā)展,。輿論、公眾,、調(diào)查者應該從“奸淫”的刺激字眼上轉移到嚴肅的命題上去了,。
北大首先需要調(diào)查的是,鄒恒甫所言“少數(shù)院長副院長教授如此淫亂”到底是怎么回事,,這需要在與鄒的交流中調(diào)查清楚,。有則通報,無則還北大和院長們一個清白,。既然污水已經(jīng)潑到北大的頭上,,已經(jīng)無法自清自濁,需要給輿論,、給北大形象,,還有所有院長和教授一個交代。事情發(fā)展到這個地步,,已經(jīng)不是鄒恒甫與北大的私人恩怨,,而成為公共事務。
更重要的是,,北大需要反思,,中國高校需要反思,為什么鄒恒甫一條“夸大”的微博,,就把大學的形象打得稀里嘩啦,,竟然有那么多人信了,竟然如此被動和狼狽,。中國大學竟然怎么了,,北大出了什么問題?洗刷污名,,重要的是不要糾纏于那些捕風捉影的性丑聞,,而要正面鄒所提出的學術腐敗和其他腐敗問題,。不少北大人肯定很恨鄒恒甫,但我想對我所愛的北大說一句,,北大的敵人不是鄒恒甫,,而是自己,是內(nèi)部那些敗壞北大聲譽的人,。鄒恒甫所言不實,,雖然短時間能蠱惑一些人,不實傳言終將會被擊破,,但北大和中國其他高校內(nèi)里的那些問題,,個別蛀蟲和腐敗者,不正視和清理的話,,貽害無窮,。中國大學的形象,遲早有一天會被這些人敗光,,“大學”也將淪為一個貶義詞,。
既然蓋子已經(jīng)揭開了,就應該給輿論一個交代,,撇開個人恩怨和受誣陷的情緒,,這是一次北大展示自身自我凈化能力的機會。不僅要就事論事地向鄒恒甫開通熱線,,更應建立一種受理舉報的制度通道,。大學要自主,教育要獨立,,首先要有能力自主地清理門戶,,將那些污泥濁水清掃出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