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為你好”成為另一種傷害
www.fjnet.cn?2013-05-31 07:18? 蔣維祥?來源: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明天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恰逢周六,,同幢樓里的一個小姑娘每個周六都要去練琴,,她對爸爸說,,這個兒童節(jié)不想練琴,,能不能出去玩一玩,可爸爸堅決不同意,。她爸爸悄悄對我說:“對小孩有時候要心狠一點,,我也是為她好?!?/p> 沒有童年的幸福就不算完整的人生,。可現(xiàn)在好多孩子的童年幸福都被家長奪去了,,奪去的理由大抵都是三個字:“為你好”,。 你不想彈古箏,不行,,流淚也不行,,必須去學(xué),這是“為你好”,;你不喜歡書法,,不行,現(xiàn)在的孩子怎么能沒有一技之長,,這是“為你好”,。據(jù)說不少孩子的“特長”就是用眼淚泡出來的。因為“為你好”,,一些家長早已學(xué)會鐵面相對孩子的眼淚,,他們只推崇“狼爸”的口號:“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只欣賞“虎媽”的高壓政策:咒罵,、威脅、利誘并舉,,把女兒“罵進”哈佛,。 這種“為你好”的家長絕非個別。某家庭類雜志曾經(jīng)對山東,、河南,、江蘇的1084名小學(xué)生和1042名家長進行問卷調(diào)查,52.8%的孩子偶爾挨父母的打,,4.35%的孩子經(jīng)常挨父母的打,,從來沒有挨過打的占14%。而打孩子的原因大多與學(xué)業(yè)有關(guān),。 “狼爸”對孩子“三天一頓打”之所以被人推崇甚或仿效,,是因為打出了“進北大”的成果。假如沒有被“打進北大”呢,?那么,,孩子的童年幸福就被“狼爸”白白耗去了。進一步說,,孩子被打進北大真的值得榮耀嗎,?那不過是“狼爸”的價值觀,因為很多沒進北大的孩子,,照樣成功了,。 以“為你好”之名,采用打罵,、威脅手段強迫孩子做分外事,、不想做的事,不僅是在剝奪孩子的童年幸福,,還于法有悖,。《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在第一章明文規(guī)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yīng)當(dāng)遵循下列原則:(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二)適應(yīng)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三)教育與保護相結(jié)合,。對照這三條,,所謂“狼爸”、“虎媽”的行為不說該追究法律責(zé)任,,至少不能成為“教子有方”的榜樣,。 |
- 責(zé)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優(yōu)先保障未成年人”也得管管狼爸虎媽
- [ 10-10]“狼爸”式教育是在飲鴆止渴
- [ 11-22]“奶爸”能否讓“狼爸”清醒?
- [ 11-17]“狼爸”成功捅到當(dāng)下教育軟肋
- [ 11-16]“狼爸”棍棒,,“懶政”還是“暴政”,?
- [ 11-16]“被打”上北大的思維陷阱
- [ 11-16]應(yīng)試游戲給“中國狼爸”撐了回腰
- [ 11-16]那些被“狼爸”有意遮掩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