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400萬個信任”說起
zs-bk.com?2013-05-21 08:37? 李宗彥?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1894年,,在中國生活了22年的美國傳教士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后來很有影響的書——《中國人的性格》,書中提到,,“中國人把不信任別人看成很自然的事,。”100多年前的話,,勾起不少人觀照現(xiàn)實后的感慨:今天,,我們真的失掉信任了嗎? 近日,,馬云在卸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的演講中說,,“今天的中國,,擁有信任,擁有相信,。每天2400萬筆淘寶的交易,,意味著在中國有2400萬個信任在流轉(zhuǎn)著?!狈旁?0年前,沒有多少人相信,,彼此陌生的人能夠在網(wǎng)上買賣交易,。10年后,網(wǎng)上購物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去年11月11日,,淘寶網(wǎng)當日交易額達到191億元,創(chuàng)下全球網(wǎng)購最高紀錄,。 這一“信任奇跡”,,也許在一個熟人社會里并沒有什么了不起。但在一個陌生人社會里,,它不僅具有商業(yè)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價值,,更具有可圈可點的社會意義。尤其是在社會轉(zhuǎn)型期,,人們對信任的堅守更令人動容,。它表明了,在陌生人社會里,,彼此不信任并非天然的流行,,信任也可以有廣泛的存在,無論人與人之間彌漫了多少猶疑的雜質(zhì),,信任仍然是人們內(nèi)心最美的呵護,。 當然,這并不表明,我們社會里的信任就完美無缺,。有“每天2400萬個信任”在流轉(zhuǎn),,也有網(wǎng)絡欺詐的事情在發(fā)生。有誠實守信的大量存在,,也有奶粉,、慈善等遭受質(zhì)疑。這正是社會轉(zhuǎn)型期的現(xiàn)象,,信任與懷疑,、美好與丑惡、高尚與庸俗,、希望與失望富有戲劇性地并存著,。在這樣的時期,,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一種錯誤的兩種表現(xiàn),,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從來不是真正理性的思維方式。面對紛繁多樣的現(xiàn)實生活,,不承認信任缺失,,是自欺欺人,看不到信任存在,,是庸人自擾,。 面對一些社會失信現(xiàn)象,很多人批評不守誠信,、破壞信任的行為,。批評固然是一種力量,但如果在批評別人不守信時,,自己卻破壞信任,,那么批評便淪為黑色幽默,力量早已遁于無形,。信任的建樹,,往往不在于別人首先糾正不誠信的行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動,。我們在懷疑他人時,,不妨捫心自問:我值得他人信任嗎?我的行為對他人,、對社會有害嗎,?哪怕常念叨防人之心不可無,也須時刻牢記害人之心不可有,。像良心油條哥劉洪安那樣,,堅持用好油炸油條,是對食品安全誠信缺失的有力批評,,也是維護社會信任的公民力量,。說到底,唯有通過行動才能改善誠信,、增進信任,,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 網(wǎng)絡上之所以有“每天2400萬個信任”的產(chǎn)生,,根本在于規(guī)則對信任的護佑,。建樹社會信任同樣如是。但也要認識到,制度的建立完善與有效運轉(zhuǎn),,絕非一日之功,。在這樣的當口上,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的守信行動,,是托住社會信任的有力臂膀,,能夠引領(lǐng)社會產(chǎn)生信任的力量。反之,,則是把社會推向“信任危機”的“肇事者”,。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的‘定盤星’”,。 宋人楊萬里有詩云:“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膘o心想想,,增進信任的過程何嘗不是這樣?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9]福州樓“不斜”,,為何人忐忑,?
- [ 03-04]別讓太多“秘密”屏蔽了信任
- [ 02-21]破解信任危機需全社會動員
- [ 02-21]沒有反思,哪來道德和信任重建
- [ 02-18]提振社會信任要把“信績”當政績
- [ 02-18]社會信任是“父債子償”的游戲
- [ 02-18]“信任危機”亟需“信績考核”
- [ 02-18]信任缺失,,改革發(fā)展怎么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