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福建省高考各學科命題解析:
考主干知識 考實驗過程考能力層次 (物理)
2011年福建高考理科綜合物理試卷,,遵循《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按照“提高質(zhì)量,,保持平穩(wěn)”的基本原則,以能力測試為主導,,注重對考生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選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zhì)教育,。
試題力求體現(xiàn)普通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體現(xiàn)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課程目標的要求,考查考生對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試卷對《考試說明》中所列的31個Ⅱ級要求的考點,,考查了28個,,占90.32%;在《考試說明》所列的108個考點(不含實驗)中,,考查了70個,,占64.81%。全卷易中難試題比例恰當,,試卷難易適中,。
1.注重考查能力
在試題設置方面,堅持能力立意,。以知識為載體,,多層次、多角度地考查各種能力,;通過對物理狀態(tài),、物理過程和物理情景的分析與判斷,進行理性思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第14題考查考生對光學現(xiàn)象的分析,第16題,、第17題分別以簡單常見的傳送帶模型和U型框架模型為載體,,既考查了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變加速直線運動,、力與運動的關系、功能關系等知識與運用速度圖象分析、判斷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對物理概念,、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及靈活應用。如:第18題,,通過用假設法,、極值法等,將一個比較復雜的,、新情景下的問題轉(zhuǎn)化成考生熟悉的物理問題,,建立物理模型(連結(jié)體模型),用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運算來考查考生對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應用,。第22題壓軸題,,合理依托知識的交匯,強調(diào)知識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檢測了考生是否具備一個有序的、網(wǎng)絡化的知識體系,,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能有效甄別高層次學習能力水平的考生,。
2.突出實驗過程
第19(1)題是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葘嶒灒疾榱擞螛丝ǔ叩氖褂?,實驗原理的理解和方法的使用,,會控制實驗條件,會記錄,、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等,;通過基本實驗的考查,檢測考生的基本實驗素養(yǎng),。第19(2)題是通過“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這一學生分組實驗,,考查了多用電表及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特別是實驗過程中的故障分析和判斷,,既考查了考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實驗難度,,改變往年實驗題得分率低的狀況。
3.凸顯理論聯(lián)系實際
試題體現(xiàn)了物理知識在科學技術,、社會,、生產(chǎn)和生活等方面的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13題以我國月球探測為背景,,20題以反射式速調(diào)管產(chǎn)生微波為背景,21題以魚餌自動投放器為背景等,,考查了考生靈活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4.關注試題的區(qū)分度
試題針對各種層次考生進行設計,既有容易題,,也有中等難度題和難題,,力求使得不同層次學習能力水平的考生都得到有效甄別。如:20題,、21題,、22題三道計算題的難度設置,按易中難分布,,且每道題還設置了漸進式的設問,。能夠有效區(qū)分不同層次、不同考生的能力高低,,較好提高了試題測試的區(qū)分度,。
- 2011-06-09高考結(jié)束 專家提醒:后高考生活放松不放縱
- 2011-06-09盤點明星高考往事 有人狀元有人落榜
- 2011-06-09高考網(wǎng)上咨詢周第二階段今日開始 持續(xù)至13日
- 2011-06-09高考成績預計24日公布 25日揭曉各批次錄取切線
- 2011-06-09中專學生不知考試改革 苦讀專業(yè)課竟不是高考內(nèi)容
- 2011-06-09高考外語口試9日起報名 日語口試安排在福州進行
- 2011-06-09海外實拍:看看世界各國的“高考”都什么樣
- 2011-06-09福州:高考前4天查出患有白血病 優(yōu)秀生無緣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