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四風”沒有休止符
www.fjnet.cn?2013-09-18 07:58? 龍 翔?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從自己心中的“墻”拆起,從身邊的“墻”拆起,,讓我們黨與人民群眾更加“水乳交融,、魚水共存”,。 反“四風”,群眾最大的擔心,,是“一陣風吹過去就結(jié)束了”,,對教育實踐活動能取得多大實效存有懷疑。 事實上,,群眾的擔心并非多余,。作風建設(shè)方面,一些地方和單位滋生出一定的“教育疲勞”,,甚至形成了“認認真真一陣子,、轟轟烈烈一陣風”的慣性:上面部署了,迅速啟動“跟風快”,;教育展開了,,各種活動搞得“風起云涌”;活動結(jié)束了,,效果也跟著“風平浪靜”,,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道梁,。因此,,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治“四風”要想取得實效,、長效,,必須謹防“教育疲勞”。 謹防“教育疲勞”,,首先必須樹立持久戰(zhàn)思想,。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的形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風之弊“像一座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倘若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依然搞“一陣風”,“風”過“墻”還在,,我們黨的執(zhí)政基礎(chǔ)就可能在“風”中飄搖,。這絕非危言聳聽。黨員干部必須有此危機意識,,并且化危機意識為與“四風”打持久戰(zhàn),、堅持不懈拆除“隔離墻”的果敢行動。全黨8500萬黨員齊動手,,從自己心中的“墻”拆起,,從身邊的“墻”拆起,,今天拆除一塊“磚”,明天搬走一塊“石”,,讓我們黨與人民群眾更加“水乳交融,、魚水共存”。整治“四風”,,永遠沒有休止符,。唯有蕩滌之風長吹、常吹,,徹底蕩盡作風之弊,、行為之垢,教育實踐活動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圓滿,。 防止“一陣風”,,還須依托制度建設(shè),將教育實效固化下來,,使之長效化,。在一些地方和單位,之所以搞教育實踐活動“一陣風”,,“風”過“樹”不動,,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注重長效機制的構(gòu)建,。教育活動伊始,,一些人“頗識時務(wù)”,自覺將“尾巴”夾一陣子,;教育一結(jié)束,,“狐貍的尾巴”又露出來。因此,,這次教育實踐活動要想走出“一陣風”的怪圈,,必須高擎制度之劍,將教育活動中已經(jīng)形成的,、經(jīng)實踐證明管用的規(guī)定和要求上升,、提煉成制度,形成長效機制,,讓一些人的“狐貍尾巴”始終不敢露出來,,一旦露出來就果斷斬之。比如一些地方探索的黨員干部“駐村幫扶”制度,、黨政機關(guān)公務(wù)接待管理規(guī)定等等,,要將其長效化、剛性化,,提升可操作性,,使之真正扎根在日常工作,、常態(tài)監(jiān)管中。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diào),,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必須經(jīng)常抓、長期抓,。各級黨員領(lǐng)導干部當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對“四風”頑疾果斷刮起“狂風暴雨”,真正蕩滌作風之弊,、行為之垢,,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清新面孔和清廉形象,,為黨的執(zhí)政之基凝心聚力,。 (作者為江蘇省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 |
- 責任編輯:林錦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8]風清氣正過“雙節(jié)”
- [ 09-17]“不給臉書記”的張狂從何而來
- [ 09-17]清風當伴中秋“潔”
- [ 09-16]風清氣正過兩節(jié)
- [ 09-16]聽不到真話 根子在領(lǐng)導
- [ 09-13]整治“四風”必須從嚴治吏
- [ 09-13]改作風要警惕形式主義“逆襲”
- [ 09-13]好風氣就像好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