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得出馬路文明嗎,?
zs-bk.com?2013-04-11 08:28? 李 拯?來源:人民網(wǎng)評 我來說兩句
即日起,,北京將嚴懲交通違規(guī)行為,,“帶頭”闖燈的行人將面臨罰款?!霸诼房跍悏蛞粨苋司妥?,與紅綠燈無關”,“中國式過馬路”一度笑傲江湖,,任他紅燈綠燈,,不管車來車往,給交通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如今終于迎來了重拳治理的冬天,。問題是,單靠嚴管重罰,,能“罰”得出現(xiàn)代馬路文明嗎,? 毛澤東同志說過,“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同樣,沒有執(zhí)法之帚的清掃,,公共文明也不會自行建立,。新加坡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也是陋習遍地,隨后新加坡政府出臺一系列“高壓手段”,,比如隨地吐痰罰款50美金,、在被禁止的墻上涂鴉將受鞭刑等,人們從難以忍受到潛移默化,,新加坡也就一變而為干凈整潔,、文明有序。 可見,,對微小過失“零容忍”,,是通往公共文明的重要路徑,。“中國式過馬路”風行各地,,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破窗效應”:因為第一個向“破窗”投擲石塊的人未受處罰,,就會有更多人向“破窗”投擲石塊。帶頭闖燈的人安然無恙,,更多人就會在法不責眾的心理下理直氣壯地違規(guī),,重拳治理的基本思路,正是在“小荷才露尖尖角”時懲治微小過失,,防止演變成“接天蓮葉無窮碧”,。 然而,如果只有嚴刑峻法,,恐怕也獨木難支,、失之偏頗。且不論如此嚴管成本巨大,,有可能蛻變?yōu)椤捌渑d也勃,,其亡也忽”的運動式執(zhí)法,就說闖燈行為背后,,除了公民素質(zhì)之外,,就沒有交通管理不健全、公共服務欠完善的責任嗎,?雷霆萬鈞的利劍高懸固然不可或缺,,完善服務的春風化雨同樣至關重要。 紅燈時間長,、綠燈時間短,,好不容易等到綠燈亮,行人還沒有挪開腳,,右轉(zhuǎn)彎的車輛就蜂擁而上……紅綠燈設置的不盡合理之處,,交通管理和公共服務中的短板,不會因為嚴懲闖燈行為而自動消失,,正如一位網(wǎng)友所言,,欲改變“中國式過馬路”,先調(diào)整“中國式紅綠燈”,。暴風驟雨式的嚴管重罰固然能在瞬間滌蕩一切,,但是如果缺少完善服務的持續(xù)滋養(yǎng),風暴過后難免一切照舊,。 “漢家自有制度,,霸王道雜之”,重拳出擊的“堵”與完善服務的“疏”,是涵養(yǎng)馬路文明的一體兩面,,嚴懲闖燈行為只是邁出了第一步,,但是切不可沉浸于“罰”來的一時快感而止步不前,畢竟,,只有恩威并用,,才能標本兼治。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0]罰單能否醫(yī)治"中國式過馬路",?
- [ 04-10]治“中國式過馬路”可罰但不能全靠罰
- [ 04-09]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不能只罰"帶頭大哥"
- [ 12-05]別拿“美國式過馬路”開脫
- [ 12-05]批評“美國式過馬路”沒有意義
- [ 12-04]中國式,、美國式過馬路 比比誰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