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進“考核”,,意義大于實效
zs-bk.com?2012-10-26 17:26? 任 然?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10月22日,曲阜市委書記李長勝在曲阜市打造“彬彬有禮道德城市”動員大會上說,,要將孝道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紅線”,,不孝者不得提拔重用。 百善孝為先,。孝道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代傳承的寶貴財富之一,。關(guān)愛父母,孝敬老人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孝老愛親是雛鳥反哺,、知恩圖報的愛心,更是一種標桿式的精神傳承,。 山東曲阜作為孔子的故鄉(xiāng),,推出“彬彬有禮”主題活動將有利于中國的傳統(tǒng)道德文化傳播,值得推崇,。將孝道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硬指標”有利于加強干部的道德修養(yǎng),,提升干部隊伍的思想素質(zhì)和整體形象,獲得社會認同,。 然而,,該項政策的實施到底能取得多大的實效?筆者不禁打上一些問號,。首先,,贍養(yǎng)父母、孝敬老人是每個公民應(yīng)盡的義務(wù),,是社會公認的倫理準則,,但諸如“每周幫父母做一次家務(wù);每月帶父母理一次發(fā),;給父母洗一次腳”這些硬性指標如何實現(xiàn),,又怎樣量化?有道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試想又有哪家父母愿意“投訴”自己的兒女沒有完成目標,?其次,如若將該政策逗硬執(zhí)行,,嚴格考核,,那么難免有為完成任務(wù),逢場作秀之嫌,。另一方面,,既然已經(jīng)作為考核標準,那么優(yōu)進劣汰,,不被提拔的干部豈不是要背上“不孝”之名,? 在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的今天,如何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已不僅是個別家庭的問題,,更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社會課題。筆者認為,,掀起孝德文化活動是呼吁關(guān)愛,、促進和諧的重要措施。讓干部官員帶頭盡孝具有較強的示范作用和教育意義,。但關(guān)愛老人,,應(yīng)該思考如何從提高老年人物質(zhì)生活質(zhì)量、關(guān)愛老年人精神生活,、完善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等方面入手,,而不是簡單的用指標去考核。畢竟,,孝敬老人彰顯的是品質(zhì),,而不是為了炫耀政績! |
- 責(zé)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2]盡孝不能止于“孝工資”
- [ 08-16]新“24孝”標準是“道德法律”
- [ 08-15]為何非把“新24孝”搞成“標準”
- [ 08-15]新“24孝”為何有人傷不起
- [ 08-15]“孝”本來沒有什么絕對標準
- [ 07-23]跪母又寫歌,,北大校長周其鳳意欲何為,?
- [ 07-19]孝道的理想與現(xiàn)實
- [ 07-17]盡孝道無關(guān)“北大校長”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