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元過一天,,“貧困秀”莫止于體驗
zs-bk.com?2012-10-18 09:10? 李 龍?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6.3元過一天”的“作秀體驗”很能激起公眾的關注,,但真要關注貧困,,一些必要的貧困“制度秀”、“政策秀”更不可或缺,。 昨天,,全球迎來第20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和中國扶貧基金會日前發(fā)起“感受6塊3”的活動,,號召大家在17日體驗用6.3元過一天,,以增進對貧困的感受。據了解,,“6塊3的標準”源自中國扶貧標準,是以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300元除以365天所得,。 6.3元過一天,,在很多城市看起來似乎很難完成的一件事,其實在中國的無數鄉(xiāng)村里,,每天都在日復一日地上演,。自去年中國上調貧困標準,將原來的1196元貧困線提升至2300元后,,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也相應地從2700萬增加至大約1億多,,約占總人口的10%。這也意味著,,有1億多人每天的生活消費還不到6.3元,。 因而,扶貧基金會發(fā)起的“感受6塊3”活動,,盡管也被人質疑有作秀的嫌疑,,但倘若通過這種作秀,讓公眾切身體驗對貧困的感受,,進而喚起社會對貧困人口的關注,,如此作秀即便多些又何妨? 當然,,“6.3元過一天”的體驗也只是“國際消除貧困日”的一個活動,,如果真要關注貧困,,僅僅通過這種作秀式的體驗,恐怕遠遠不夠,。正如16日的“世界糧食日”當天,,一些地方發(fā)起了饑餓體驗活動,多地糧食局局長及其職工紛紛響應倡議,,24小時不進食,,以期喚起公眾對節(jié)約糧食的重視。此舉被不少人批評為作秀,,原因即在于有人認為,,與其搞饑餓體驗,不如重視糧食安全,,想方設法把因為農村空心化而荒廢的田地種上莊稼,,把三公消費的糧食浪費降得低些再低些。 同樣道理,,“感受6塊3”的活動是要喚起對貧困的關注,,但今天我們究竟該如何消除貧困,這是在體驗“6.3元過一天”的活動后,,整個社會所要關心的,。我們已經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卻仍有1億多國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讓這部分貧困人口每天的生活消費能超過6.3元,,民間的輿論關注和愛心救助大有必要,但最根本的還需要一些國家層面的制度扶貧和權利救濟,。 而尤令公眾憂心的是:一方面我們有龐大的貧困人口群體等待脫貧,,另一方面一些不時曝出的“貧困亂象”,不但讓扶貧政策打折,,也讓貧困越來越異化為“稀缺資源”,。 昨天有新聞說,國家級貧困縣河南省淅川縣林業(yè)局局長,,花費30萬,,用水泥打造了兩棵高達15米的山寨版“迎客松”,并將其“種植”在林業(yè)局大門口,。而此時,,林業(yè)局負債已經近600萬元。兩年后,,局長因腐敗落馬,,兩棵假樹隨即也被拆除,成了一堆垃圾,。30萬對一個貧困縣來說,,至少能解決不少貧困人口每天6.3元的生活費,。有多少公帑被揮霍在官員的個人愛好和政績中?而類似“江西貧困縣財政局股長攜近億元公款外逃”,、“貧困縣被曝砸千萬辦演唱會”的消息,,無疑加劇了人們對地方“貧困亂象”的憂慮。 而更荒唐的是,,脫貧本應是好事,,是官員和地方追求的政績??墒聦崊s是,,有很多地方不愿脫貧,有全國“百強縣”長期躋身“國家級貧困縣”行列,,甚至有新晉貧困縣打出“熱烈祝賀××縣獲選貧困縣”的標語,。在這背后,凸顯的是扶貧政策既要讓貧困人口真正脫貧,,又要讓貧困縣等地方政府在脫貧后能走上“造血”之路,,而不是躺在扶貧救濟上睡大覺,從而有可能陷入脫貧后再返貧的困境,。 因而,,“6.3元過一天”的“作秀體驗”很能激起公眾的關注,但真要關注貧困,,一些必要的貧困“制度秀”,、“政策秀”更不可或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7]偷偷地補助,,暖暖的關懷
- [ 09-25]15年免費教育彰顯遠見
- [ 06-29]貧與奢共舞 “秀”得太笨拙
- [ 01-12]摘掉“貧困”的帽子,不能口頭冒進
- [ 12-30]在五星酒店自愿聯歡,,也要顧及學生心理
- [ 10-28]160億餐補理當真正惠及貧困生
- [ 10-28]貧困學生餐補,,從民間到了廟堂
- [ 10-17]抽煙的貧困生不獲資助完全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