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標的“賄賂基因”究竟何在,?
zs-bk.com?2012-09-20 16:22? 吳 江?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合肥至福州鐵路(安徽段)打工的民工發(fā)帖稱“中鐵六局組織暴打討薪民工”。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此事與福建信通公司有關,,該公司為獲工程行賄上億元助中鐵六局中標高鐵段,后來雙方對如何分攤這筆費用出現(xiàn)分歧,,導致群毆事件發(fā)生,。目前,中鐵六局6名人員被刑拘,。(9月19日《瀟湘晨報》) 正如腐敗案的曝出,,很多時候要靠小偷,甚至要靠香煙和手表,,這類“陰溝里翻船”的事兒,,也同樣常見于工程賄賂案。這不,,高鐵工程背后的“買標費”,,居然因為一起群毆血案而引發(fā),的確頗為意外,。可以設想,假如不是聯(lián)合行賄雙方對如何分攤“買標費”出現(xiàn)分歧,,最終引發(fā)這起群毆事件,,“不小心”拔出蘿卜帶出泥,高鐵工程的行賄案恐怕仍將潛匿,。 不得不承認,,這起高鐵工程賄賂案,其中的關系的確是錯綜復雜,、撲朔迷離,。有資質的國企何以沒有辦法中標,無資質的民企為何反能中標,?工程招標機制,,不僅讓人無法看懂,甚至儼然是一團解不開的謎,。不過,,外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卻不過是當下工程招標的“潛規(guī)則”,。 曾有一名中型國企的投標人員抱怨稱,,盡管他們在生產實力和產品質量甚至價格上都有不乏優(yōu)勢,但在投標中卻相當被動,,原因在于國企的財務管理相對嚴格,,要想在投標中列支“好處費”“紅包費”根本沒有渠道,而相形之下,,民企則要靈活得多,,只要算下總賬有利可圖,什么費用統(tǒng)統(tǒng)不成問題,。 誠如事涉高鐵工程賄賂案的民企負責人所言,,所謂上億元“中介費”,說白了就是買工程的費用,,而這類“中介費”,,則是幾乎每家企業(yè)都有的“潛規(guī)則”,相比擺在明處的標書,,暗處的“紅包”鼓不鼓,,恐怕才是“有關人士”真正看中的。如此“潛規(guī)則”之下,,國企與民企“聯(lián)合行賄”這出鬧劇的堂皇上演,,還真不能全怪戲中的“演員”,競標規(guī)則這個幕后“導演”其實早已為這出戲定下了調子,。 應該承認,,因為牽涉巨大的利益,工程領域的反賄賂與反腐敗,的確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個難題,。不過,,當工程賄賂已然成為一種“潛規(guī)則”,恐怕并不能全拿“難題”來搪塞,。而在反工程賄賂與反腐敗方面,,盡管并無必殺絕招,但國外的一些經驗,,卻值得借鑒,。例如,在美國,,反工程賄賂首先要仰仗的是反壟斷機制,。在他們看來,壟斷行為是市場不公平競爭的最大體現(xiàn),。其次是公平競爭機制,,在近乎白熱化而又很規(guī)范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下,把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狀態(tài)成為公司經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以美國反商業(yè)賄賂的機制來看,,無論是發(fā)包方的壟斷地位,抑或公平競爭機制的缺失,,高鐵工程招標其實樣樣有份,,陷入賄賂“潛規(guī)則”中,其實有先天的“基因”,。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場群毆血案引發(fā)的工程賄賂案,的確還不只是個意外,,相比形式化的招標機制本身,,杜絕工程賄賂,的確更需在反壟斷,、完善市場競爭以及加強監(jiān)督機制上下真工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0]40萬建“面子工程”為了啥?
- [ 09-12]工程質量比暴力沖突更令人憂心
- [ 09-11]甕安廢墟切忌建成形象工程
- [ 08-28]再造古城,,是否能造出城市的繁盛,?
- [ 08-20]聽建議麻煩漠視它終將更麻煩
- [ 08-20]“黑漆試驗”:4920萬元為何打水漂
- [ 08-15]民心工程為何變成鬧心工程?
- [ 08-14]“十米一洞”的天定高速究竟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