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決不下基層" 需高校警醒并反思
zs-bk.com?2012-08-09 09:57? 于文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大學一名女博士隨校方赴福建原國家級貧困縣政和縣調研時,,在微博抱怨稱,,“吃的不好,什么亂七八糟的”,,“求:統戰(zhàn)部配個好車送我們”,,并表示“畢業(yè)后堅決不下基層”。該縣統戰(zhàn)部長稱,,調研期間遇上臺風,,縣里建議不要到農村,吃住在接待條件最好的縣賓館,。 (8月8日中國青年報) 從報道的情況看,,女博士對基層深惡痛絕,,達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何以如此,?因為基層艱苦,,她不愿意吃苦。其實,,她根本未接觸到真正基層的苦,,調研期間,遇上臺風,,為安全考慮,,縣里建議他們不要到農村,讓他們在政府有關部門了解情況,,吃住就在接待條件最好的縣賓館,。如果她一沉到底,很難想像她是否歇斯底里,?如果她在城市環(huán)境中長大,,或許還可以理解,但她來自農村基層,,對農村基層的苦最清楚不過,,多讀了幾天書,現在居然瞧不起農村基層了,,這不是忘本是什么,!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女博士現在鄙視基層,,厭惡基層,,是后天進城受高等教育的結果,這是高校教育的悲哀,。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國家棟梁之才,不僅學問大,,更要能吃苦,,善于同基層民眾打成一片。但凡成大事者,,古今概莫能外。高校是培養(yǎng)人才,、培育國家棟梁的地方,。如果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愿意到基層磨煉吃苦,,不愿意和社會底層民眾打成一片,想的是享樂,,這樣的學生還能堪當重任嗎,?顯而易見,思想品德與價值觀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短板,,需要高校警醒并深刻反思。 有人說,,有些專業(yè)的博士,,不用下基層,他們的任務是搞科研,,呆在實驗室里,,把學問做好就可以了。學問來自實踐,,而基層是實踐問題產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輕視基層,、遠離基層,,所做的學問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沒有生命力,,沒有任何價值,是基層民眾嗤之以鼻的,,將被時代的實踐發(fā)展很快地拋棄,。因而,即使從做學問的角度審視,,堅決不下基層的學者是短視的,,也做不出深入人心、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學問,。 安排學生到基層調研,,不是旅游觀光,就是要讓學生接觸社會底層的甜酸苦辣,。只有這樣,,調研才有意義,寫出的調研報告才有價值,。無論學校還是接待單位都要注意這個問題,,沒有這個準備,調研寧可不搞。起碼避免了形式主義的作秀,,減少了接待單位的負擔……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9]立體觀察女博士生“死都不下基層”言論
- [ 08-08]女博士"死都不再下基層"的出路在哪,?
- [ 05-03]有尊嚴的基層自有青春閃光
- [ 04-28]“當選就拆你廠房”的基層民主傷不起
- [ 03-30]別讓遴選“低碳”了基層
- [ 03-20]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都很重要
- [ 03-16]提高基層代表比例有利民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