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感言:暑假里多給孩子補補傳統(tǒng)文化
zs-bk.com?2012-08-06 09:53?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 福建日報駐莆田記者 卞軍凱 林熙/制圖 該讓孩子過一個怎樣的暑假,?除了補課、讀興趣班,、出門旅游,,我認為,給孩子好好補補傳統(tǒng)文化課,,不失為有意義的選擇,。 近日,記者在湄洲島媽祖祖廟采訪時,,遇到了從臺灣來進香的一對祖孫,。他們來自桃園縣,6歲的孩子聽說奶奶要到大陸拜媽祖祖廟,,纏著要跟來,。爸爸同意后,專門給他買了可以掛在脖子上的微型相機,。興高采烈的他不怕累,、不怕曬,衣服后背都濕透了,,依然津津有味地拜媽祖,、拍照片。 無獨有偶,,這個暑假,,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開辦的國學經典誦讀夏令營里,除了報名參營的100多名孩子,,也有不少孩子前來旁聽,。 由此可見,傳統(tǒng)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匯聚而成的精神寶庫,,對少年兒童依然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民俗信仰,、古典建筑、民間音樂,、經典古籍等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只要運用得宜,完全可以讓孩子們興致勃勃地接受,。以福建為例,,土樓、南音,、木偶戲,、媽祖信俗、船政文化,、海外華僑闖世界經歷等文化瑰寶,,無論哪一卷,都能給孩子們的心靈帶來極大震撼,,給他們的成長增添一筆財富,。 暑假,正是孩子們吸收傳統(tǒng)文化營養(yǎng)的好時機,。既可以入班學習,也可以在游山玩水時,,領略大好河山背后的歷史淵源,、滄桑巨變。方法多種多樣,,關鍵是家長要做個有心人,。江蘇衛(wèi)視《一站到底》節(jié)目中,一位清華大學畢業(yè)的選手,,面對“秦始皇陵兵馬俑在哪個省”這樣的問題,,沒有回答上來。試想一下,,如果這位選手在經過陜西,、遇見陜西人、品嘗陜西小吃時,,都能自然而然地聯(lián)想到其背后厚重的歷史,,又怎會遭遇如此尷尬? 于個人而言,,傳統(tǒng)文化可以豐富精神世界,、激發(fā)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于民族來說,,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能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如今,,面對國外文化的沖擊,,家長很多時候都無所適從,孩子們則有“被西化”的傾向,??匆豢锤鞔蟪鞘信e辦的動漫節(jié)上,COSPLAY的角色幾乎清一色是歐美,、韓日動漫形象,。反觀國內,一部《西游記》拍了又拍,,卻難有新鮮的文化表達方式,。傳統(tǒng)故事《花木蘭》被美國迪斯尼公司制作成動畫片,不僅獲得了3億美元的巨額利潤,,還融入了西方視角和文化,。與之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木板年畫,、銅雕等我國傳統(tǒng)技藝面臨的失傳困境,。 其實,不是孩子們不接受傳統(tǒng)文化,,而是沒有適當時機,、缺乏好的方法。一位教師感慨地說,,孩子們平時學習緊張,,功課壓力大,很難有時間花在學習傳統(tǒng)文化上,。另一方面,,目前給孩子們講授傳統(tǒng)文化時,更多地仍然采用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方法,,缺少互動,難以形成好的效果,。 由此,,抓住暑期孩子們心情放松、壓力較小的有利時機,,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文化傳播方式,,廣泛開展寓教于樂、啟迪性強的夏令營等實踐活動,,讓孩子領略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裨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30]走基層感言:“寒流”中的堅守
- [ 07-23]走基層感言:高溫下 請給農民工多一些關懷
- [ 07-02]走基層感言:激情造就“平潭速度”
- [ 06-25]走基層感言:“回歸”辦實業(yè),需要“沃土”
- [ 06-17]走基層感言:山區(qū)發(fā)展,,需要更用心
- [ 06-11]走基層感言:致敬理想堅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