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利益鏈上,,民眾不能當“下家”
zs-bk.com?2013-04-27 07:57? 王守謙?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鳳凰”,這個從名字到風景原本都頗有詩意的小城,,近期卻因為一場飽受爭議的打包漲價而成為輿論焦點,。 眾所周知,鳳凰古城是自然與人文景觀合一的資源型旅游景區(qū),,投資規(guī)模大,,回收周期長,單靠“門票經濟”和地方財政根本無法支撐景區(qū)開發(fā),、運營和保護的需要,。因此,鳳凰縣官方通過出讓經營權等方式吸引外源性投資,,其實是較為現實,、無可厚非的戰(zhàn)略決策。換句話說,,值得質疑的不是官商合作,,而是官商合作的用意與方式。 鳳凰縣的城區(qū)和景區(qū)高度重合,,其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筑既是可贏利的旅游資源,,也是公益性文化資產。這意味著它的任何景區(qū)規(guī)劃,,都必須在追求贏利的同時,,把改善區(qū)域民生與保證國有資產收益放在首位。但就目前看來,,在鳳凰縣新的旅游規(guī)劃牌局里,,普通民眾顯然只能充當下家。 據報道,,在鳳凰城改行“一票制”即入城收費之后,,由鳳凰古城公司、南華山神鳳景區(qū)等三家組成的鳳凰古城景區(qū)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對縣內所有景區(qū)的旅游項目統(tǒng)籌管理與服務,,原來依托于古城旅游利益鏈條上的私營旅游業(yè)者事實上被邊緣化了。盡管景區(qū)管理公司曾有意“收編”這些旅游業(yè)“散戶”,,但這等于固化了其附屬地位,,使其完全喪失了經營自主權,而后者幾乎沒有任何與其討價還價的能力。 利益受損卻無權置喙的還有城內居民,。由于新的景區(qū)規(guī)劃打破了本地原有旅游格局的利益平衡,,政府和投資方現在組成了最強有力的利益相關方,并在本地旅游業(yè)收益構成中占有最大比例,。盡管居民自有建筑和城市公用事業(yè)事實上被作為景觀“出售”給了游客,,卻被排除在利益分配格局之外,無法從148元的入城門票中提取分毫,。重要的是,,在官方重整景區(qū)規(guī)劃的過程中,普通居民并沒有得到聽證和參與議價的機會,,二者之間根本不存在權利的授受和讓渡關系,。正如一位當地人所質疑的——“游客來參觀我的房,憑什么收的錢歸你”,? 由于城內居民作為收益主體的地位被虛置化,,當地政府與投資商事實上成為景區(qū)資源價格評估和利益分配的博弈雙方,。但是,,對于旅游業(yè)已占GDP份額67.5%的鳳凰縣而言,旅游投資商對于財政的意義幾乎是決定性的,。在財政收入高度依賴投資商的情況下,,它要么容忍資本任意發(fā)揮其趨利本性,把民生和公益性文化資產置于腦后,,要么憑借公權力與其議價,,在保證地方財政收入的前提下進行利益分成。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王守謙(河南師范大學教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5]《旅游法》能管住鳳凰“圈城收費”嗎
- [ 04-24]假如鳳凰錯了,誰來糾正,?
- [ 04-22]鳳凰圍城收費里的“死結”
- [ 04-19]“鳳凰古城收費”:政府角色的錯位
- [ 04-18]鳳凰古城收費“絕大多數人贊成”,?
- [ 04-18]鳳凰變?yōu)蹼u之憂
- [ 04-18]反思鳳凰模式的合法性與合理性
- [ 04-18]鳳凰古城“錯在一開始沒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