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購天然氣”的背后
zs-bk.com?2013-03-29 09:02? 鄧海建?來源:人民網(wǎng)評 我來說兩句
近日,,有媒體傳聞“天然氣價格將大幅上漲”的消息。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價格司明確表示此消息完全不實,,極不負責任,。天然氣價格的調整直接關系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國家歷來十分慎重,,對調整居民天然氣價格有嚴格的程序規(guī)定,,地方如需調整居民用天然氣價格,必須事先召開聽證會,,廣泛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否則不得調整,。 天然氣漲價,坐實為傳聞,。虛驚一場的“漲價說”,,在很多城市引起小恐慌。從杭州到武漢,,從青島到蘭州……“搶氣”雖不如當年“搶鹽”狂熱,,卻也扎扎實實在各地上演,有徹夜排隊的,,有擠破門的,,甚至有報道說,,四川雅安的一位商戶,一次性存了2000方天然氣,。 水電煤氣,,就如柴米油鹽,在經(jīng)濟學范疇都是缺乏消費彈性的民生產(chǎn)品,。千家萬戶,,不能不用,,不會因為價格波動而對需求產(chǎn)生較大影響,。發(fā)布不實消息的媒體固然無良,但民眾的“呼應”起碼說明兩個道理:一是民生對基礎產(chǎn)品價格依然敏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左右。對于不少居民來說,,一邊盼著能多掙點,,一邊希望物價平穩(wěn)些——天然氣漲價之所以引發(fā)連鎖性反應,本質仍在于收入增長的情況,,彌合不了每升五六毛錢的“痛感”,。二是資源價格改革箭在弦上。權威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0年到2012年間,,我國進口氣價格上漲超過六成,從而導致進口氣國內(nèi)銷價和進口成本倒掛日益嚴重,。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29%,,預計2015年將達到35%左右。凡此種種,,都讓民眾對天然氣漲價有了一些篤實的預期,。 “搶購天然氣”背后,也有民眾對民生產(chǎn)品價格聽證的集體焦慮,。這些年的聽證近乎“逢聽必漲”,。民意如何不被走過場,聽證會如何“硬氣”起來,,這都是現(xiàn)實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拿聽證程序來威嚇漲價傳言,,公信幾何? 天然氣也好,,其他民生產(chǎn)業(yè)也罷,價格變動也許是市場使然,,但如何因應民生、順承民意,,在尊重規(guī)律的前提下,,把價格調整在明處,,這才是真正亟待紓解的難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8]搶購天然氣背后的民意不可忽視
- [ 03-28]天然氣漲價傳言背后的民生焦慮
- [ 03-28]搶購天然氣,,謠言何以再次“走紅”,?
- [ 03-28]天然氣價漲不漲,權威部門要“交實底”
- [ 03-26]漲價并非天然氣“市場化”的唯一內(nèi)容
- [ 12-29]天然氣價格改革如何離市場化更近一步
- [ 12-13]天然氣供熱漲價是否“頂風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