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應有怎樣的“兩會態(tài)度”
www.fjnet.cn?2013-03-01 08:02? 毛 磊?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如實反映代表委員的評價,包括表揚,、批評和建議,,不能搞一邊倒,這才是負責任的媒體態(tài)度,。 進入3月,,5000余位代表委員將陸續(xù)赴京,2013年全國兩會即將拉開大幕,。 每年兩會,,也是媒體的一場“新聞大戰(zhàn)”。今年,,國內(nèi)外各路媒體3000多名記者將參加兩會報道,。媒體報道是對兩會的傳播,,責任重大。如果說兩會是體現(xiàn)中國開放,、透明的平臺,,新聞報道則是展現(xiàn)兩會的窗口。及時充分,、準確生動的媒體報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增進公眾對重大政治活動的了解和參與,,從而推進民主政治的進程。 媒體如何能夠以更成熟,、更積極的姿態(tài)應對兩會這場大考,,在參與上有更多進步,這是應當思考的重要課題,。 兩會為新聞媒體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如果記者帶著趕廟會、看熱鬧,,甚至是追明星的心態(tài)來采訪,,即使寫出報道,也是表面的,、膚淺的,。報道兩會,應該全面,、客觀,、準確、負責,、理性,,而不應該像探照燈一樣照到哪里算哪里,更不應該為了吸引眼球而只將鏡頭對準個別話題和明星人物,。 兩會的新聞礦藏,,大多不是露天礦。很多新聞報道,,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去更好挖掘。記者應當把目光更多地轉(zhuǎn)向來自基層,、一線的代表委員,,充分傾聽他們的呼聲,這是媒體的社會責任。在兩會報道中,,選好采訪對象,、取好采訪角度,挖掘不同的聲音,、獨特的觀點,,這是對記者的一次考驗。只有冷靜觀察,,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各種真正意義上的新聞,。 如實報道兩會審議、討論情況,,公開代表委員所提交的各種議案提案,,以及對這些議案提案的審議、辦理和答復,,是媒體必有也應有的“兩會內(nèi)容”,。也要看到,政府工作和法院檢察院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還有不足之處,肯定會有不同的意見,。作為媒體,,應該如實反映代表委員的評價,包括表揚,、批評和建議,,不能一邊倒,有的詳細報道,、有的一筆帶過,。 兩會報道還有一個如何創(chuàng)新的課題。如何從社會輿論多層次的實際出發(fā),,提高兩會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親和力,滿足不同受眾的信息需求,?如何創(chuàng)新兩會報道的內(nèi)容,、形式、方法,、手段,,形成多媒體、全方位,、立體式的報道態(tài)勢,?只有更加講究報道視角,、報道手法的變化,更加追求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才能更好地傳播兩會,,完成媒體應有的使命。 作為一個龐大的“新聞場”,,兩會對媒體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傳播重大事件、解讀熱點話題的同時,,通過兩會報道展示媒體自身的素質(zhì),,使兩會報道既產(chǎn)生強大的新聞效應,又凝聚起改革發(fā)展的共識,,積攢下未來中國前行的正能量,這是媒體的“兩會共識”所在,,更是媒體的社會責任所系,。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01]人民需要什么樣的兩會會風
- [ 02-28]兩會要節(jié)儉更要務實
- [ 02-28]兩會會風新期盼:開會重在求實效
- [ 02-28]多讓基層聲音成“兩會好聲音”
- [ 02-27]兩會會風新期盼:多一點“問題意識”
- [ 02-25]兩會也講家常話
- [ 02-25]從兩會調(diào)查中聆聽百姓對“公平正義”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