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官難見”背后是作風問題
zs-bk.com?2013-02-28 07:46? 陳 方?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政府的大門應該向群眾敞開,,這是民主和文明的體現(xiàn)?!翱h官難見”的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作風問題,,親民的“縣官”會贏得一方百姓的信任,而難進的“衙門”不啻于自毀公信,。通過“改門風”來實現(xiàn)轉作風,,是基層政府的必須之舉。 見個“縣官”到底有多難,?媒體報道,,記者近日赴湖南山西山東等七省調(diào)查與縣領導的見面難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地方群眾和縣領導見個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樣的調(diào)查結果并不讓人意外。此前《半月談》雜志曾對中國基層政府的門衛(wèi)做過一番調(diào)查,,“門將”把關,,“衙門”難進,這已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報道稱,,“不隨便放進任何一個可能給領導添麻煩的人”,成了門衛(wèi)們在工作中默守的一條“通則”,,甚至有門衛(wèi)擔心一旦放進了“刁民”,,自己的飯碗將無法保住。門衛(wèi)成了政府機關的“過濾器”,,強悍的門衛(wèi)制度無疑成了現(xiàn)實中某些地方干群隔膜的隱喻,。 一些基層政府機關目前確實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的現(xiàn)象。從去年年末以來,,在新一屆黨中央集體的帶頭示范下,,政府機關務實親民作風勁吹?;鶎痈刹扛枰芮新?lián)系群眾,,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真正接上“地氣”,。人民政府的大門應該向人民敞開,這是民主和文明的體現(xiàn),;在百姓遭遇困難時,,能夠容易向地方領導來反映自己的訴求,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所以說,,基層政府通過“改門風”來實現(xiàn)轉作風,這是必須之舉,。 耐人尋味的是,,對比報道中調(diào)查地可以發(fā)現(xiàn),見縣領導的難易程度,,和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情況往往成反比,。在山西省陽曲縣,縣領導不但電話保密,,連名字都成為“國家機密”,。而資料顯示,,陽曲縣正是太原市所轄的10個區(qū)(縣、市)中最貧困的一個縣,,2012年1月到7月的財政收入只有3.16億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百強縣湖南省寧鄉(xiāng)縣,,老百姓不僅能夠很容易見到縣長,,群眾反映了問題之后,縣長還會主動打電話回訪,。兩相對比,,雖然我們不能武斷地判定“經(jīng)濟越發(fā)達的地區(qū),官民關系越融洽,、官員作風越親民”,,但可以肯定的是,行政作風如何確實直接關系著官員的施政水平,,進而影響到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的成效,。這二者之間的“良性循環(huán)”,其實也是中國大多數(shù)優(yōu)勢地區(qū)重要的發(fā)展經(jīng)驗,。 換個角度看,,親民務實、轉變作風不僅利百姓,、利經(jīng)濟,,其實也給政府自身良好角色的塑造帶來了契機。親民的“縣官”會贏得一方百姓的信任,,而難進的“衙門”不啻于自毀公信,。報道中所隱含的真正問題,值得每個地方政府認真體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8]倒在“仕高山”下的縣官發(fā)人深省
- [ 05-05]“縣官”超編不能只算經(jīng)濟賬
- [ 03-17]解決“天花板”不能指望“縣官高配”
- [ 02-19]不摘縣官“烏紗帽”,,“小造紙”關不掉
- [ 11-11]縣官兼“村官”弊大于利
- [ 10-13]縣官開博到底是為了什么
- [ 07-28]民選縣官有利于縣治的長治久安
- [ 06-09]縣官一年千場會 裸戲"裸替"會場"會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