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父母學歷積分入學是在玩“拼爹”游戲
zs-bk.com?2013-02-22 07:18? 子在淵?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20日,,廣東東莞市教育局發(fā)布義務教育階段新莞人子女積分制入學積分方案,,影響新莞人子女積分入學的兩項主要指標是父母的學歷、職稱的高低,。專家表示,,依照父母學歷高低來決定孩子入學涉嫌歧視。對此,,東莞市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該方案不存在歧視。 社會“拼爹”積重難返,,連累了孩子受教育權(quán),。本來積分入學模式是個相對公平的先進理念,但倘若操作過程中被某些欠缺周到考慮的細節(jié)所拖累,,再好的政策也會大打折扣,。 在資源有限的背景下,,按積分多少決定隨遷子女就讀公立學校的入學權(quán),倒也不失為相對公平的選擇,。但這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積分評定要具有科學合理性。如果積分評定本身不合理,,那么以此來決定入學權(quán)就欠缺公平,。然而,以父母學歷和職稱的高低作為積分入學的兩項主要目標,,這樣的評定指標顯然難說合理: 其一,,父母學歷和職稱高低并不能左右孩子的受教育權(quán),把孩子就讀公立學校的決定權(quán)交由父母學歷和職稱,,有違教育公平,。而且也不能以父母的學歷、職稱來決定孩子是否當?shù)匦枰娜?,因而才滿足其教育需求,。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拼爹”。 其二,,教育最能改變?nèi)?。若真要追究起來,父母學歷,、職稱高的人,,其獲得的社會資源一般都會高出那些學歷、職稱低的,,因而他們更有機會讓孩子接受比較好的教育,。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入讀公立學校需求更強烈的恐怕還是那些父母學歷,、職稱低的隨遷子女。而如果把這一通道也堵死,,意味著社會底層通過教育改變現(xiàn)狀的機會就越小,。 因而,盡管東莞將父母學歷,、職稱作為積分入學的主要指標有其教育資源有限的苦衷,,但對那些父母無學歷、無職稱的隨遷子女來說,,實在有失公平公正,。眼下,破解隨遷子女的教育難題,,對每個城市都是考驗,。增加教育投入,,擴大公立學校規(guī)模,剝奪附加在戶籍上面的不公平社會福利,,這些無疑是根本所在,。 (子在淵) |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7]告別“拼爹”豈能只靠“春光偶泄”
- [ 11-21]誰都可能是“拼爹游戲”的失敗者
- [ 11-20]實現(xiàn)夢想不能靠“拼爹”
- [ 09-10]異地高考的條件不應導向“拼爹”
- [ 08-23]“拼同學”其實還是在變相“拼爹”
- [ 04-11]“拼爹”的社會才會造就官場“童工”
- [ 03-12]面試“拼爹”
- [ 11-10]《鐵甲鋼拳》:陽光少年拼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