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價格杠桿治堵,先找準“支點”
www.fjnet.cn?2012-10-09 17:26? 馬紅漫?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據(jù)報道,,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專家日前透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對汽車征收排污費,,目前處于論證階段,。 交通擁堵已經(jīng)成為中國城市發(fā)展的一大瓶頸。為了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管理部門可謂用盡了心思,,不僅有針對車流總量的牌照額度管理措施,而且也有針對“多用路多付錢”的養(yǎng)路費改燃油稅舉措,。但從實際效果看,,城市擁堵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或正因此,,包括排污費,、擁堵費在內(nèi)的新政措施不斷被試探推出,管理部門通過價格杠桿遏制城市交通擁堵已然成為了政策努力方向,。 從海外城市治理擁堵的經(jīng)驗看,,針對路權使用征收高額費用的確是成功模式之一,歐洲部分國家以及亞洲新加坡的實踐都證明了其實際效果,。只是就中國而言,,類似的收費嘗試卻很難避免“被爭議”、“被反對”的尷尬,。所以,,我們對于城市治堵措施的探討,除了要關注技術措施如何完備之外,,更應該認真審視這些爭議是從何而來,,政策嘗試為何總是遭到質疑而不是支持。 從技術和邏輯上講,,當下在中國征收排污費的確存在問題,。首先,,排污的概念和擁堵之間并無直接關聯(lián),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車輛也許根本就不進城,,所以根據(jù)車輛污染狀況收費本身與治理城市擁堵在邏輯上并不一致。其次,,各界對于具體征收費用的合理性也不乏爭議,。就排污費征收而言,根據(jù)汽車排量大小為標準最為簡單明了,。但是隨著高端汽車技術不斷進步,,很多排量較大的車輛所造成的污染并不嚴重,所以以排量大小征收排污費未必合理,。 更為重要的是,,公眾對政府收取稅費治理擁堵行為本身一直存在著不同看法,這才是圍繞“排污費”爭議產(chǎn)生的關鍵所在,。毋庸置疑,,任何征收稅費的嘗試,無論其目的如何都會加重汽車使用成本,,而如果從全球使用汽車成本比較,,中國車主所承擔的成本已經(jīng)很高了。中國社科院日前發(fā)布的《中國汽車社會發(fā)展報告》首份年度報告顯示,,中國家庭汽車購買和使用成本偏高,,綜合算來每年汽車消費占到家庭年收入的40%以上,遠超發(fā)達國家,。普通公眾的用車稅費如果再度增加,,很難避免坊間直觀上的反感情緒。 治理城市擁堵,,海外經(jīng)驗固然可以也應該被借鑒,,但借鑒不等于簡單抄襲。中國城市擁堵問題的核心原因還是在于公共交通不發(fā)達,、城市中心經(jīng)濟區(qū)規(guī)劃不合理,,如果這兩個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稅費增加即便可以遏制部分用車需求,,也難以起到實際治堵的效果,。 馬紅漫(經(jīng)濟學博士,財經(jīng)評論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9]長假794人死于交通事故,,仍應反思
- [ 09-19]“免費通行”是交通安全大考
- [ 09-07]以“鐵公基”穩(wěn)增長需考慮地區(qū)差異
- [ 08-27]“開車守法獎汽車”值得商榷
- [ 08-15]推行“拍客執(zhí)法”應該避免獎勵措施
- [ 08-14]高速公路再出問題又是大雨惹禍,?
- [ 07-17]違停單已撤銷罰款該照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