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免費教育形成更大共識
zs-bk.com?2012-09-26 08:34? 趙志疆?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府谷這個位于陜晉蒙交界地帶的小縣,,2010年啟動12年免費教育,,把免費教育的受惠面擴大到全縣普通高中、職中學生,。一年后,,府谷縣又將學前教育納入免費教育的受惠范圍,正式實行15年免費教育政策。這一政策,,惠及的不僅僅是府谷籍的孩子,,而且包括在府谷就讀的外地孩子。為了將這些外地孩子也納入免費范圍,,府谷縣財政需要每年增加投入上千萬元,。(9月24日《中國青年報》) 隨著一些地方政府對教育的更加重視和加大投入,免費教育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這些已經(jīng)實現(xiàn)免費教育的地區(qū),,既有府谷、吳起這樣的縣域經(jīng)濟強縣,,也有寧陜,、鎮(zhèn)坪這樣的國家級貧困縣。 由此不難看出,,實現(xiàn)免費教育固然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做保障,,但經(jīng)濟實力卻并不是決定性因素。僅從越來越多的貧困縣涉足免費教育足以看出,,實現(xiàn)免費教育的成本并不算高,,吳起縣委書記馮振東曾披露,從延安到吳起修高速,,1公里要8000萬,而實現(xiàn)免費教育只需每年投資5000多萬,。 誠如吳起縣委書記馮振東所說:“這取決于對教育,、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認識,沒有認識,,有錢也不會做,。” 以寧陜縣為例,,2010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為3075萬元,,而投到教育上的資金是1200萬元,接近地方財政收入的40%,。經(jīng)濟實力超過寧陜縣的地區(qū)比比皆是,,問題的關鍵是,有此魄力和認識的能有幾地,? 時至今日,,教育的重要意義已無需贅言,而真正理想的教育模式本就應該是免費的,。從大處說,,只有真正免費的教育,才能捍衛(wèi)教育公平的底線,從而彰顯政府責任,、提升國民素質(zhì),;往小處說,實行免費教育不僅能減輕民眾負擔,,而且可以擴大教育覆蓋范圍,,提升人才綜合實力,增強區(qū)域競爭力,。在城鎮(zhèn)化腳步加快,,而老齡化日趨逼近的當下,貧困群體的受教育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城市的未來——城市的勞動力缺口需要他們補充,,而他們恰恰最需要憑借免費教育來擺脫困境。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寧陜縣響亮地提出“窮縣不能窮教育,,強縣首先要強人”的發(fā)展理念。 作為“新三座大山”之一,,居高不下的教育收費飽受詬病,。當民眾只有先搬開“一座大山”,才能實現(xiàn)向上流動的時候,,這樣的身份轉(zhuǎn)換何等艱難,?當區(qū)域人才競爭力仍然要靠這些“挑山工”來完成的時候,人才的培養(yǎng)積累又是何等緩慢,?如果說實現(xiàn)免費義務教育,,體現(xiàn)了政府基本公共職能的話,在政府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的背景中,,希望基層政府能夠以發(fā)展戰(zhàn)略的眼光,,逐步擴大免費教育的覆蓋范圍,為時代發(fā)展社會進步注入新的活力,。從義務教育免費到15年免費教育,,這是教育理念的回歸,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免費教育能夠在更大范圍內(nèi)形成共識。 (趙志疆) ?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21]不除教育唯分論,,有償補課永遠禁不了
- [ 09-21]官太太廉政課要虛功實做
- [ 09-19]“牛小”收支票不收現(xiàn)金是“項莊舞劍”
- [ 09-18]教育不是私人“地盤”
- [ 09-18]“捐門檻”的教育如何實現(xiàn)公平
- [ 09-17]教育:我們所領受的希望大于絕望
- [ 09-11]打破老師“鐵飯碗” 先去教育行政化
- [ 09-11]“解放”是對教師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