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裸捐精神可嘉但量力行善更好
www.fjnet.cn?2012-08-06 16:55? 姜春康?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在義烏街頭細心的人們總能看到,一位滿臉滄桑的老人,,穿梭在喧鬧的人群中,,低頭撿礦泉水瓶。十二年來,,他堅持撿礦泉水瓶,,每年將攢下的錢全部捐給孤寡老人,老人的善舉感動著十里八鄉(xiāng)……(8月6日《市場星報》) 老人12年撿廢瓶攢錢給孤寡老人,,如此裸捐升騰的大愛,,令人動容。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活躍的當下,,這種慈善精神和道德風尚更如金子般彌足珍貴。不過,,當前公眾越來越認可如此一種認識——裸捐老人,,同樣需要關(guān)愛,;慈善也當有“節(jié)制”,不顧個人“底線”的裸捐,,可愛但太“殘酷”,。 裸捐老人們,都有一共同特點,,他們甘愿付出不圖回報,,竭盡一己之力關(guān)心弱勢群體,對自己苛刻到極限,,對別人卻大方到極點,。無疑,他們舉止能詮釋慈善大義,,卻同樣也讓公眾心疼,。近年來,不少“裸捐老人”的事跡被媒體挖掘出來,,讓讀者百感交集:天津白方禮,,74歲開始蹬三輪掙下35萬,資助300多名貧困學生,,去世時賬單為零,;八旬溫州老人周紹文,月月“裸捐”退休金,,130多次計27.5萬元,,自己卻撿垃圾度日,十幾年不用水電,,直接睡地上,;煙臺招遠市蠶莊鎮(zhèn)柳杭村的90歲老人劉盛蘭,17年不嘗肉味,,不添新衣,,“吝嗇”到連饅頭都舍不得買,卻慷慨將拾荒錢全捐給全國各地的貧困學子……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裸捐老人們,將大義贈與弱勢群體,,卻將“悲慘”留給自己——撿垃圾度日,,睡地上,連饅頭都不吃,,對自己如此“狠心”,,不小心讓“慈善”兩字背上了包袱。畢竟,慈善事業(yè)宗旨是幫助弱勢群體,,讓他們生活得更美好,,而老人們的裸捐,雖幫助他人卻也讓自己生活變得弱勢,,無意識下也變成需要幫助者,。這種以犧牲自己生活水平為代價的慈善,對老人顯然太殘酷,。如鄭州一101歲孤寡老太,,從來不吃早餐,午飯靠他人施舍的饃菜度日,,卻將全部低保費捐出,,其精神境界讓人肅然起敬豎大拇指,而現(xiàn)實是,,捐出救命錢的老太將自己生活拖入捉襟見肘境地,,成了當?shù)夭块T捐助的對象。低保費本身就是政府給予的“保護費”,,裸捐做慈善固然可敬,,但這等同于把政府給予的保護全部轉(zhuǎn)移,此時若社會再不給予老太幫助,,老太生活陷入困境無疑,。 經(jīng)驗表明,大數(shù)目的捐助還當依靠政府和慈善機構(gòu),,老人們抱有單純目的“裸捐”,值得尊敬但注定是“車水杯薪”,。而慈善,,也絕不等同于“犧牲自己式”的全盤給予,而當是“來日方長型”的救助,。因此說,,老人做慈善時要明白,保障個人后再多行善,,能力之余再獻出適當愛心,,量力而行,細水長流,,更理性,、更好一些。 裸捐老人們,,敬請留一點愛給自己,。社會,也需要關(guān)愛這些可愛的老人。一方面,,當關(guān)注他們生活細節(jié),,給予關(guān)懷保障;另一方面,,亟需制定相關(guān)規(guī)則“適當控制”老人裸捐,,更符合慈善要義。目前,,在美國,,已有一些健全清晰的法律法規(guī),構(gòu)成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慈善捐助規(guī)則,;在中國也有機構(gòu)做出了表率——江蘇一慈善機構(gòu)拒絕84歲鹽城老人張忠泉要求“裸捐”的10萬元,,就是一種人性化保護,此舉也得到了公眾普遍認可,。只要制度合理,,既讓慈善老人們通過愛心捐助實現(xiàn)人生價值,同時又不再讓他們吃餿飯撿破爛,,何樂而不為,?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31]陽光饅頭店是民間慈善事業(yè)的有益嘗試
- [ 07-30]40萬碗“愛心粥”是生動的慈善文化課
- [ 07-10]官辦慈善的失信和黃怒波的“個性”
- [ 06-20]慈善組織9成不及格,何以來慈善,?
- [ 06-19]諾而不捐的“愛心”,,是慈善還是偽善?
- [ 06-04]慈善容不得一分錢的欺騙
- [ 05-24]慈善項目應(yīng)當延續(xù)社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