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長落馬前的腐敗為何沒被察覺
zs-bk.com?2012-07-02 16:53? 侯金亮?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山東省原副省長黃勝被立案調查,,據(jù)7月1日央視網(wǎng)報道,,黃勝被查處的問題主要是三方面:涉嫌賣官,、幫助親屬承攬德州重大工程謀利以及生活作風問題。 黃勝被查后,,其各種受賄,、賣官、道德敗壞的內幕被媒體挖了出來,?!鞍l(fā)展到后期,,德州的官位差不多是明碼標價了,,比如,縣委書記30萬,,縣里某個局的局長10萬,,最低價碼是副鎮(zhèn)長,5萬,?!秉S在主政德州期間就是“官帽售貨郎”,德州官場似乎已是無人不知,。 “他喜歡玩弄陌生的年輕女性,,在德州期間,每到下面縣里視察,,一天中最后一個節(jié)目十有八九就是到賓館里和女性開房,。”基層官員對黃的道德敗壞,,亦早已深知肚明,,甚至曲意逢迎,迎合其喜歡玩弄年輕女性的喜好,。 黃勝還有個外號叫“黃三億”,,這是當?shù)孛癖娝徒o他的,,意指其家財之巨。顯然,,黃勝多年前就已是“腐敗名人”,,從官場到民間,無人不知,。吊詭的是,,黃卻能夠邊腐邊升,被立案調查才是最近的事,。 除掉一個大貪官,,固然讓人拍手稱快,可之余,,又令人滿腹疑惑,。如此知名的腐敗分子,為何沒有被早早揪出來,。以致于黃勝2007年出任山東省主管文體的副省長后,,腐敗墮落仍舊繼續(xù),大大增加了其腐敗的危害性,。 原因不外乎有兩點:一是權力不受限制,,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二是監(jiān)督機制不健全,,反腐神經(jīng)末梢不敏感,匱乏高效的反腐渠道,。原山東泰安市委書記胡建學說:“官做到我們這一級,,也就沒人能管了?!?/p> 權力得不到有效規(guī)制,,單憑個人的道德自覺,顯然是難以杜絕腐敗的,。以往,,我們看到,很多腐敗官員曝光都是通過非正常渠道被察覺的,。比如,,情婦造反揭發(fā)出來、被小偷偷出來,、被黑社會敲詐出來等,。 貴州省長順縣原政協(xié)副主席胡方瑜的落馬即是典型。小偷深夜從窗外挑走胡所穿長褲,,搜盡褲袋后將褲子扔掉,,被小學生交到了公安局,。警察竟在褲子皮帶夾層里發(fā)現(xiàn)了幾張巨額存單。有關部門順藤摸瓜,,一舉查出胡方瑜貪污受賄十幾萬,、挪用私分公款和涉及其他違紀金額500多萬元的腐敗大案。還諸如,,家里財務被偷,,不敢報案或報案后少報財務的,等等,。 加強對權力的監(jiān)督約束,,健全反腐機制,還須拓寬媒體和民眾的監(jiān)督渠道和監(jiān)督尺度,。腐敗官員在落馬前,,往往是“高大全”,全身是高尚的正面形象,,絲毫沒有半點不足,,而一落馬,旋即變成“假惡丑”,,形象落差如此之大,,原因在于官員落馬前媒體一般是不能報道其惡政的,只能事后打“馬后炮”,,如此監(jiān)督效率極其低下,。 要做到對腐敗官員先知先覺,除了對權力進行制約,,更需要把權力的運行至陽光之下,,接受公眾、媒體的照射,,讓腐敗無以遁形。黃勝是作繭自縛,,咎由自取,,可是,相關的監(jiān)督機制亦應反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9]異地分居的農(nóng)民工為何不滋生腐?。?/a>
- [ 06-29]天價煙不是權力腐敗試驗的“小白鼠”
- [ 06-28]香港為何對腐敗“零容忍”
- [ 06-25]10億元高端粽子面對的是怎樣腐敗的胃
- [ 06-12]整治小產(chǎn)權房,,先整治小產(chǎn)權房腐敗
- [ 06-01]反腐敗就應該是“零容忍”
- [ 05-09]防職稱評審腐敗需要回歸學術評價
- [ 04-24]腐敗豈能“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