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區(qū)的孤寡老人陳先生因心臟驟停死亡,,留下5萬余元老職工住房補貼,。沒有血緣關系的朋友黃先生照顧他多年,想繼承這筆遺產,,遂訴至法院,,不過,一審被法院駁回,。從南京市中級法院微信公眾號獲悉,,近日二審法院認定黃先生盡了主要撫養(yǎng)義務,有權繼承陳先生的遺產,。(8月23日《法制晚報》) 孤寡老人去世了朋友繼承遺產,,南京中級法院以“精神慰藉算扶養(yǎng)”判去世老人朋友繼承遺產,值得點贊,,同樣具有標桿意義,。首先,法院判決合情合理合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四條明確規(guī)定,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yǎng)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yǎng)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根據法院查明的事實,,陳先生生前無直系親屬在旁照顧,,黃先生作為其朋友在陳先生生前對其照顧較多,不僅在生活起居上進行了照料,,在精神上也對陳先生進行了慰藉,,南京中院二審改判陳先生的老職工住房補貼約52070元由黃先生繼承,同樣值得點贊,。 其次,,“精神慰藉算扶養(yǎng)”的判決,更多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扶,,具有正能量,。因為孤寡老人往往對金錢物質的需求并不高,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照料,,對老人長期精神撫慰至終的,,能在老人去世后繼承一定遺產,同樣也是在鼓勵和傳播這種正能量,。俗話說,,病床前三月無孝子。人老了有人伺候是不錯的,黃先生的做法讓人欽佩,,現實中不少人對待自己的父母還不如鄰居,。因而說,“精神慰藉算扶養(yǎng)”的判決最關鍵之處是將對孤寡老人的精神慰藉作為了重要關注點,,而不是遺產。雖然陳先生有退休工資及醫(yī)療保險,,其生前在養(yǎng)老院的費用亦大部分由自己負擔,,但對老年人的扶養(yǎng)并不僅限于財物的供養(yǎng)、勞務的扶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與撫慰,,黃先生作為獨居老人陳先生的多年朋友,對其生活起居的幫扶及精神的慰藉應視為其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值得稱道,。 再者,法院二審公允,、人性化的判決,,為其他地方的做法起到了借鑒作用。當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獨居老人、留守老人遍布城鄉(xiāng),,處理好這一階層生老病死,,不僅事關社會穩(wěn)定,更體現各級政府部門管理溫情,,因而將這樣的議事提上日程并付諸實施,,也有很強的社會意義。尤其在精神慰藉方面,,需要重視起來,。正如有網友說得好,“不管有沒血緣關系,,誰扶養(yǎng)陪伴了老人,,誰有財產繼承權,這才公道,?!睂υS多地方的孤寡老人來說,有人能在他們舉目無親的情況下實施幫助并讓他們安度晚年,,這比用金錢和物質的扶養(yǎng)更難得,,對獨居老年人具體生活的照料及精神上的慰藉,不僅是一種扶養(yǎng)行為,更值得贊揚,。 |
相關閱讀:
- [ 08-18]公辦養(yǎng)老院改革:不是為解決“一床難求”
- [ 08-12]家門口建養(yǎng)老院何須忌諱
- [ 08-11]養(yǎng)老院怎成了“厭惡型場所”,?
- [ 08-07]培訓養(yǎng)老護理專才,求解養(yǎng)老方程式
- [ 08-05]“以房養(yǎng)老”何以水土不服
- [ 08-04]“以房養(yǎng)老”這只螃蟹要細細吃
- [ 08-03]以結構性思維破解養(yǎng)老難
- [ 07-29]關愛失獨者,,從設立“養(yǎng)老專區(qū)”開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