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破利益固化上做探索
zs-bk.com?2013-10-29 07:24? 人民日報?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作風改得怎么樣,工作有沒有成效,,最終要看群眾是否真正得到實惠,。改作風,本身就是一項深刻的改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既勇于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于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群眾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嚴厲批評,,折射出職能配置和權力運行出了問題,;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之所以人人喊打,背后是對公帑私用,、脫離群眾的不滿,。“四風”問題,,歸根結底是沒有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耙磺袨榱巳罕?,一切依靠群眾”的要求告訴我們,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為群眾謀求利益是黨的力量之源,。根除“四風”,需要從拆除利益藩籬入手,。 利益藩籬的存在,,說明改革還不到位,只能通過深化改革來解決,。30多年的改革經驗告訴我們,,改革的實質就是利益的調整。當調整的力度放緩乃至停滯時,,就會滋生利益固化,,進而產生作風問題。人浮于事的工作機制不改革,,自然會催生“門難進,、臉難看”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行政審批改革不到位,,“印把子”不愿交出去,,難免帶來權力尋租,導致奢靡之風,;脫離群眾,,對基層冷暖不聞不問,高高在上的享樂主義就會冒出頭來……讓改革之風滌蕩固化的利益結構,,并通過制度設計避免新的利益固化形成,,是改作風的深層要求所在,也是教育實踐活動在整改落實階段取得實效的必然路徑,。 誠然,,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在教育實踐活動中,有些干部對細枝末節(jié)侃侃而談,,對權力行使中的不合理卻視而不見,;有些部門談起工作作風直言不諱,但是對職權配置和制度設計卻漠不關心,。這固然是由個人視角或部門本位所決定的,,但正是由于這種利益格局逐漸固化,使得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撕裂了黨群之間的血肉聯系,,與改作風的內在要求背道而馳,。 我國的改革事業(yè)正在進入深水區(qū),這同時也是利益格局的調整期,,群眾對干部作風不滿意的地方,,往往是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民營資本如何更加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選人用人過程中怎么杜絕不正之風,?如何解決上學難看病難,?等等。從根本上解決這些領域里的作風問題,,需要從進一步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完善干部選拔制度、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深層次改革入手,,讓廣大群眾都能依靠自身能力分享改革成果,,增強社會各階層參與和支持改革的動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 古人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入手推動改革,,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籬,、增強社會活力的不二法門。改作風的深層邏輯呼喚廣大黨員干部真正做到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以百姓之心為心,,讓教育實踐活動成為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正能量的一次總動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8]工商銀行泉州分行營業(yè)部堅持以人為本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10-28]秦宜智:年輕干部要在基層一線歷練成長
- [ 10-24]龍巖扎實做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前期準備工作
- [ 10-24]鎮(zhèn)政府搶掛“88號”帶不來吉利
- [ 10-23]《福建日報》評論員文章:為改進作風提供良好示范
- [ 10-23]群眾路線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實踐
- [ 10-23]服務群眾·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 10-22]中共福建省委關于省委常委會改進作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