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
zs-bk.com?2013-06-13 07:52? 江柳依?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在談到改作風要持之以恒時,一位部門領導同志說,,是規(guī)則就得有剛性,,不容許搞變通,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的確,改作風如是,,其他很多事亦如是,。 改掉壞作風,,是決心問題,也有個方法問題,。因為壞作風之成,,非“一日之寒”,倘若一下決心就能改掉,,我們又何需下這么大的氣力,?那么,如何祛除作風的積弊與頑疾,?建樹風清氣正的規(guī)則之后,,在一件件具體的事情上就堅持住,針對一個個棘手的問題即解決之,,這么一樁一樁做下去,,必清風起,歪風伏,。這就是改作風的方法,。倘若不得其法,遇到問題又搞突破,、行特例,、做變通,就必然落入“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的怪圈,。 許多腐敗分子,最初他們也都想清廉,,最終卻落至這般田地,,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空有清廉的決心,,而無守廉的方法,。有一個落馬者寫道,“禮金‘漫天飛’,,你若不接受,,人家說你‘假正經’,不好為人,,不好工作,,并讓大家都難堪。心想,,社會風氣如此,收點禮金也算不了什么,,以惡小而為之,,以從眾而自慰,。”現實的各種利益與誘惑,,往往就是這樣模糊掉廉腐的界線,,消磨掉腐敗的心理防線。倘若堅持原則不違,,底線不碰,,其違其碰必有自警,則每一次都將成為捍衛(wèi)自己規(guī)則的契機,,焉能不“千磨萬擊還堅勁”,?如果從一開始無警覺、沒守住,,必致原則一松再松,,底線一放再放,最后便“針大的眼進斗大的風”,。 在不少食品安全事件中,,我們總能聽到類似的回答:“我們自己吃的姜不使這種藥,另外再種一溝”,。他們一開始也未必就昧良心,,何以到頭來徹底走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反面,,違背最起碼的道德良知,?究其因,還是最初的道德底線沒守住,,在利益的刺激下一次次退守,,終而退到了違法犯罪的泥淖尚不自知。 “規(guī)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們常以此自勵,要敢于突破一些舊規(guī)則束縛,。生活中確有不少人,,因腦筋靈活、善變通規(guī)則而如魚得水,。更有許多人為人處事,,一遇規(guī)則當道,首先想到的不是規(guī)約自己的行為,,而是去拉關系,、走后門,突破規(guī)則,,達成目的,。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人們缺乏遵守規(guī)則的文化基因、心理基礎,,“他律規(guī)則”總是想方設法去違反,,“自律規(guī)則”輕而易舉可退讓。這正是“一次守不住,,次次做讓步”的深層成因,。 一個人沒有規(guī)則意識,今天可以違反原則給你好處,,明天就會無原則地給你帶來惡果,;一個社會沒有規(guī)則意識,今天可以享受無端破壞舊規(guī)則釋放的紅利,,明天就會承受因漠視新規(guī)則而付出的代價,。規(guī)則不是不可以打破,但打破規(guī)則本身也需要規(guī)則,。都不講規(guī)則,,都去打破規(guī)則,其結果必然出現“互害型社會”,。那位改邪歸正的“無良農民”的感慨值得我們反思:“賣假酒的能保證不吃毒肉嗎,?養(yǎng)雞賣飼料的能保證不喝假酒嗎?我能保證我不吃假藥嗎,?你覺得你占了便宜,,我覺得我占了便宜,最后大家同歸于盡,?!?/p> 有一個瑞典小孩拒絕回答一道閱讀題,理由是他們全家都是動物保護者,,而這篇文章寫的卻是狩獵,。老師說文章只是通過狩獵故事告訴一些做人的道理,你想復雜了,。小孩說道:“不!我想的并不復雜,。其實很簡單,這篇文章觸犯了我的原則,?!?/p> 如果能從小建樹規(guī)則意識,過有底線的生活,,做有原則的事情,,社會必遠離“互害”走向“互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5]改作風不能做表面文章
- [ 04-07]改作風“只說不做”,想糊弄誰,?
- [ 03-24]“八項規(guī)定”呼應三大現實 改作風保障實現中國夢
- [ 03-14]三公經費透明讓改作風更有譜
- [ 02-21]改作風,,請先改改“門風”
- [ 02-05]改作風的“加”與“減”——六論轉作風看實效
- [ 02-05]改作風的“加”與“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