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防止 “反向人治”
zs-bk.com?2013-04-26 07:04? 易國祥?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傳統(tǒng)意義的人治,其特征是一種單向的自上而下的線性控制模式,。但我們往往忽略,,為了扼制這種人治衍生的腐敗,,由下而上以民治官的反向線性控制又應運而生,,我稱其為“反向人治”。 江蘇泰州發(fā)生的群眾圍堵官員豪宴事件,,就是這樣的現(xiàn)實標本,。網上到處叫好,民間拍手稱快,,“人民群眾的行動已經走到組織和紀檢部門前面了”——成為頂?shù)米罡叩臒崽?,折射出人們陶醉于“反向人治”之中?/p> 當前,依法治國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問題,特別是權力傲慢和腐敗問題,,總是坐等群眾和網民捅了婁子,,有關職能部門才開始介入,或被迫介入,,應對腐敗幾乎都成了危機處理,。 圍堵式的短兵相接,如同戰(zhàn)士閑置了佩帶的盔甲,、寶劍,,而用肉身和拳頭制敵。群眾圍堵豪宴,,應該說是因官方逾越法治而起,,以民間還“其人之治”而續(xù)。百姓“暗訪”和“奮不顧身”,,無疑說明監(jiān)督機制的缺位,,結果往往是至少一方付出更大的代價。 法治的羞愧,,不證明圍堵方式天然合理合法,。司法機構堅持公平正義都如此艱難,你能保證群眾的即興監(jiān)督一定理性,?且不說圍堵就是因為群眾與政府拆遷有過節(jié),,那些群眾把接待中心各個包廂的菜品、煙酒及五糧液包裝盒集中在一處拍攝的照片,,無不帶有激發(fā)民憤的主觀放大,,這與來自官方處于激情狀態(tài)的人治一樣,自然有偏離正軌的可能,。 當年身陷水門事件的尼克松,,并不是在群眾的抗議聲中服法的,他規(guī)避了與司法和民眾的直接對抗,,選擇在法律面前低頭,。試想,如果法治成為官民共同的信仰,,豪宴官員事先如果尋求預算法,、審計法、監(jiān)督法和公開制度的“關照”,,就不會發(fā)生被堵危機,,并將持續(xù)影響官民之間的互信。 我們應該在乎民意,,但文明政治更應該信仰法治,。法治是官民各自最好的保護層,。權力能向法律低頭,則官員不會向群眾下跪,。 □ 易國祥(武漢 公務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7]拆遷不立案:別用“中國特色”掩飾人治
- [ 12-09]誰來懲治剝奪公民批評權的“人治”,?
- [ 01-18]“胸懷說”難脫人治思維
- [ 01-18]“胸懷說”難脫人治思維
- [ 12-19]鐵腕拆防盜籠是習慣成自然的人治喜好
- [ 08-06]外語新政:“人治”還是“人性”?
- [ 05-15]市領導“巡街”撿垃圾 實為“人治”
- [ 05-15]市領導“巡街”撿垃圾 實為“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