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教會我們什么,?
www.fjnet.cn?2013-04-25 09:36? 張曉晶?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4月20日8時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遭遇了7.0級強烈地震,。山河低鳴,,家園損毀,同胞遇難,,災難讓每一個中國人心痛,。連日來,全國人民與災區(qū)同胞心手相連,,救援行動高效有序進行,。 “多難興邦”“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也許災難無法避免,,但及時高效的救援機制、面對災難更加成熟理性的心態(tài),、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錘煉和升華,,已經(jīng)成為我們從災難中汲取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地震發(fā)生后,,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級地方政府迅速應對,“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政府部門第一時間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救災指揮系統(tǒng)各相關部門全部到位;從解放軍武警部隊到專業(yè)救援力量,從水陸空三個方向迅速向災區(qū)集結,,對災區(qū)群眾生命安全展開救援,。在陸路交通受阻的情況下,20日15時,,第一批救災物資運達災區(qū),。政府信息公開更加及時透明,第一時間發(fā)布地震信息,,并實時更新,,避免恐慌情緒滋生。 從汶川到蘆山,,每一次災難發(fā)生后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我們都是蘆山人”,,一時間,血濃于水,、心手相連的情感充溢中華大地的每個角落,。5年時間,志愿精神更加理性,。災區(qū)道路狹窄,,交通不便,不少網(wǎng)友呼吁,,不要盲目前往災區(qū),,讓出生命和物資通道;少往災區(qū)打無用電話,,留給急需幫助的人,,守望相助幫忙而不添亂;網(wǎng)站上開通尋親網(wǎng)頁,,對災區(qū)群眾開展心理援助,,甚至只是在網(wǎng)上默默地為救災頂起,民間自發(fā)救助更加成熟理性科學,。 從汶川,、玉樹、舟曲,、到蘆山,,每一次災難傷痛凝結,都使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民族精神發(fā)揚光大,。有政府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的執(zhí)政理念,有改革開放30多年綜合國力的豐厚積累,,有全國人民血脈相連的真摯情感,。一些災區(qū)的群眾痛失親人、家園受損,,但是歷經(jīng)災難后,,對國家的救災能力、對恢復家園的前景更有信心,。 如果說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對中國人完成了一次災難的洗禮,,那么在蘆山地震面前,今天的中國人更加成熟理性有底氣,。中華民族的滄桑歷史從來不缺乏磨難,,在災難中砥礪前行,煉就一個民族迎難而上,、百折不撓,、萬眾一心、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轉化成戰(zhàn)勝災害的強大力量,,積蓄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5]災難面前,,“最美新娘”,、“大愛新郎”感奮人心
- [ 04-25]面對災難,需要“常識重建”
- [ 04-24]什么可以成為災難中人的庇護所
- [ 04-16]襄陽大火,,不應重復的災難“沉疴”
- [ 02-05]災難賠償平等才能體面
- [ 01-15]讓貧困者不再蒙受災難
- [ 01-12]對“鎮(zhèn)雄滑坡災難”的一個追問
- [ 12-25]"幼兒災難"在這里,,公辦幼兒園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