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改革:公益化,還是市場化?
zs-bk.com?2013-04-18 08:42? 浦江潮?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北京市政府日前出臺《關于加強出租汽車管理提高運營服務水平的意見》,,從出租車定位,、體制機制、運營模式,、政府監(jiān)管,、企業(yè)主體責任等方面提出了“一攬子綜合措施”。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多項措施直指出租車企業(yè),,包括改革承包金制度,、控制企業(yè)利潤水平等。(4月17日《新京報》) 北京擬提高出租車運價的消息近來引發(fā)熱議,,雖然有關方面表示“調價產(chǎn)生的收益將主要給出租車司機”,,但似乎消費者不滿意,出租車司機也不太領情,,他們擔心運價上調會導致打車的人減少,,生意反而不好做。實際上,,很多出租車司機并不希望通過提高運價來增加收入,,而是希望降低“份子錢”,并時常對出租車公司的畸高利潤耿耿于懷,。 我國出租車行業(yè)矛盾重重,、問題多多,似乎總是搞不好:乘客嫌貴,,還經(jīng)常遭遇“打車難”,;司機喊累,收入?yún)s與付出不相稱,;出租車公司旱澇保收,,還動輒要求漲價,;政府部門左右為難…… 癥結在哪里?追根溯源,,我認為在于出租車行業(yè)模糊不清,、不倫不類的角色定位。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有些行業(yè)市場化,,有些行業(yè)公益化,但出租車行業(yè)顯得兩頭不靠——說它是市場化行業(yè)吧,,政府卻對其實行準入管制,、牌照管制、數(shù)量管制,、價格管制,;說它是公益化行業(yè)吧,出租車公司卻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己任,,出租車司機則風險自擔,、自負盈虧。 這種不尷不尬的角色定位,,使得出租車行業(yè)中各方關系從來沒有理順過,。政府壟斷著運營權,出租車公司拍得運營權后,,又憑借運營權而一本萬利,,對出租車司機形成利益壟斷。所謂“份子錢”,,說白了就是一種“壟斷租金”,,出租車公司不是憑借經(jīng)營,而是憑借壟斷獲取畸高利潤,。正因為出租車公司獲利太多,,才導致司機對收入不滿,乘客對價格不滿,。從這個角度看,,北京市打算制定承包金改革措施、控制出租車企業(yè)利潤水平,,這一改革抓住了問題的要害,,值得肯定。不過,,要說出租車改革“根上的問題”,,恐怕更在于給出租車行業(yè)一個清晰的角色定位。 如果政府認為出租車行業(yè)承擔著公共交通的職能,,應具有公益屬性,,就應將出租車服務界定為公共品,,在管理模式上向公交車行業(yè)看齊,在出租車準入,、數(shù)量、運價上全面實行政府管制,,并破除行業(yè)暴利,,加大政府投入,為民眾提供質優(yōu)價廉的出租車服務,;如果認為出租車服務不應是一種公共品,,或政府無力提供這樣的公共品,就應該放開管制,,實行充分的市場化,,允許社會資本自由進入出租車行業(yè),并且允許個體經(jīng)營,,以充分的市場競爭理順各方關系,,同時促使出租車運價趨于合理。 據(jù)悉,,倫敦的兩萬多輛出租車中,,三分之二的司機都是個體經(jīng)營戶,紐約也是如此,。人家放開了出租車行業(yè)管制,,并沒有出亂子,政府反而樂得清閑,,何樂而不為,? 其實,出租車行業(yè)與長途客運行業(yè)甚至餐飲行業(yè)并無太大區(qū)別,,實踐證明,,所謂“一放就亂”往往是杞人憂天,是管制思維和習慣作怪,,個中關鍵問題是舍不舍得“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7]打破出租車行業(yè)利益格局勢在必行
- [ 04-13]出租車調價,先算清“份錢”這筆賬
- [ 03-25]出租車停車站為何打車難,?
- [ 02-20]防出租車位被占不能光靠罰
- [ 02-20]出租車進場費無授權就該取消
- [ 02-18]出租車“進場費”別成“糊涂賬”
- [ 12-27]“非常6+1”揭秘出租車行業(yè)“沉疴”
- [ 12-23]出租車宰客,,投訴為何這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