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美國文學》用英文試卷不必大驚小怪
zs-bk.com?2013-01-10 15:39? 何 勇?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8日,,華中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期末考試,,令100多名學生深感意外,也苦了一些英語不太好的學生,。許多學生一拿到《美國文學》的試卷,,還以為拿錯了,試卷是全英文的,,甚至給出美國文學經(jīng)典作品中的原文片段,,要求學生翻譯成中文并分析鑒賞。(1月9日《武漢晚報》) 中文系期末考試,,用全英文試卷,,看上去確實很荒唐,有點本末倒置,,特別對于英文水平不高的學生來說很不公平,,是給這些學生出難題。但是,,拋開傳統(tǒng)試卷模式和民族主義,,從素質(zhì)教育和科學角度出發(fā),具體到這門考試之中,,筆者認為,,《美國文學》課期末考試使用全英文試卷,并無不可,,不必大驚小怪,,相反非常合適,就應該使用英文試卷,,這么做其實是對過去一直使用中文試卷的錯誤做法的一種糾正,。 《美國文學》主要是介紹美國文學作品的一門學科,而美國文學作品的原著毫無疑問全是英文著作,而不是中文撰寫,,中文本只是翻譯本,。美國文學作品由英文翻譯成中文介紹到中國,并在課堂之中講解,,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哪位大師翻譯,,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其實或多或少的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中文翻譯本中間可能與原著之間存在一定的誤解和差異。因為翻譯者與原作者思想不可能無縫接軌,,完全一致,,所以翻譯的作品根本沒有辦法保證一定能夠準確無誤的反映和表達原著的思想,更何況有的美國文學作品中文翻譯是在原作者去世多年之后,,翻譯本與原著之間存在一定的出入也就實屬正?,F(xiàn)象。實際上國內(nèi)不同時期不同的翻譯家翻譯出的一些外國名著,,包括馬克思的著作,,同一本著作不同版本的翻譯本的內(nèi)容或多或少有所區(qū)別,甚至連人名翻譯都不同,,這就足以證明要真正理解包括美國文學在內(nèi)的外國著作就必須閱讀原著,,而不是經(jīng)過翻譯家二道販加工的翻譯本。 換言之,,《美國文學》考試采用全英文試卷,,就是為了保證美國文學作品原汁原味的反映在試卷上,保持與原著的一致性,,避免人為翻譯偏離了對原著的理解,。同時,倒逼廣大學生多去閱讀美國文學作品的原著,,而不是看別人翻譯的中文本,,這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美國文學作品的思想和發(fā)展。 事實上莫言能夠獲得201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除了他個人的文學作品質(zhì)量優(yōu)秀之外,,有一半的功勞其實應當歸功于他的作品的英文翻譯者葛浩文,葛浩文翻譯出來的莫言作品級別上準確的領悟和反映了莫言作品真實的思想和內(nèi)涵,。 總之,,不要看到中文系考試使用英文試卷就惱火,更應當看到考的是《美國文學》,,而不是考中國文學,,如果考中國文學用英文那確實是荒唐之舉,。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1-10]2012年文學:莫言獲諾獎,文學成話題
- [ 01-09]公共言說超越個人生活態(tài)度
- [ 12-18]鄉(xiāng)土文學正伴著鄉(xiāng)村消失,?
- [ 12-12]“諾貝爾倫理”不適用于莫言
- [ 12-12]閱讀莫言:“無用”的文學有什么用?
- [ 10-22]到底誰在夸大“紅高粱計劃”
- [ 10-19]文學不必迎合和取悅民意
- [ 10-16]莫言獲獎為何讓國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