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賬單風波,,兒慈會應拿出誠意
www.fjnet.cn?2012-12-15 10:48? 王石川?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13日下午3時,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簡稱“兒慈會”)傳播部部長助理姜瑩表示將公布68頁的銀行對賬詳單以證清白,。當天晚6時,,姜瑩卻突然對媒體稱,當天不公布對賬單,,也沒給出公布的時間表,。(12月14日《法制晚報》) 曬賬單的公開承諾,尚在耳畔回響,,公眾正在翹首以待,,哪知情勢突變,兒慈會單方面收回承諾,,讓公眾大失所望,。兒慈會食言為哪般?按照有關負責人的表示,,由于對賬單共68頁,,數(shù)據(jù)繁多,且都是專業(yè)財務數(shù)字,,即便公開了,,公眾也不易看懂。 這一解釋讓人啞然失笑,。公眾不易看懂不等于兒慈會就有權收回承諾,,公眾看不懂是一碼事,兒慈會曬不曬賬單是另一碼事,。 質(zhì)疑止于公開,,沒有透明就沒有真相。面對質(zhì)疑,,如果躲躲閃閃,,只會更讓公眾懷疑。而回應輿論質(zhì)疑,既需要拿出真誠的姿態(tài),,更需要拿出實際的行動,,欲言又止,出爾反爾,,會給人此地無銀之感,,即便真是“一點”之誤,也會發(fā)酵為重大事件,,不堪收拾,,甚至遭遇難以修復的信任危機。有個細節(jié)是,,兒慈會成立三年來,,收到的捐款一半來自企業(yè),一半來自個人,。而據(jù)稱,,當前公募基金的捐款中,個人捐款份額能在10%左右就不錯了,。兒慈會收到的個人捐款比例之高,,說明公民個體對兒慈會的信任,也是對待救助的兒童充滿一腔熱忱,,兒慈會有義務尊重捐款人,,善待公眾冀望。 權威統(tǒng)計顯示,,在我國2000多家慈善基金會中,,有公共網(wǎng)站的不到25%,每周更新信息的不到5%,,“缺乏透明度是阻礙慈善事業(yè)發(fā)展的主因”,。在一系列慈善事件發(fā)生之后,不少慈善機構已經(jīng)開始曬信息,,這值得肯定,,但與公眾期待尚有不小距離。公開透明,,不是簡單粗糙地曬賬本,,公眾需要知道每一筆捐款的來源、具體流向,,需要知道善款有沒有發(fā)揮效用,。公開透明,,也不能止于曬善款,,慈善機構的開支情況如何、內(nèi)部運行機制,有無灰色收入等等,,也是公眾關心的熱點,。兒慈會有沒有勇氣邀請媒體人士、專業(yè)機構獨立核查公眾質(zhì)疑的銀行對賬單,? 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曾經(jīng)感嘆“郭美美事件”三天毀了紅會一百年,,此話也許不夠準確,但教訓顯然非常深刻,,值得每個慈善機構警醒,。只有最大程度地接受公眾監(jiān)督,忍受公眾挑刺,,用誠實和操守面對每一筆錢,、每一份賬單,慈善機構才有公信力可言,。目前,,兒慈會正遭遇輿論質(zhì)疑,能不能快速走出可疑賬單風波,,避免陷入更強烈的信任危機,,這就看兒慈會拿出什么樣的姿態(tài)和行動了。(王石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2-12]別讓“神秘的小數(shù)點”再傷慈善之心
- [ 12-11]慈善有國界,?
- [ 12-05]慈善機構贈藥何必非看“公章”
- [ 11-17]慈善發(fā)展需要信任的正能量
- [ 11-13]能否讓慈善超市入駐大商場
- [ 11-08]大學生“慈善店”讓公益事業(yè)放出愛的光芒
- [ 10-22]“無一回應”不代表沒善心
- [ 09-29]每一分錢善款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