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火案背后的“現(xiàn)實一種”
www.fjnet.cn?2012-12-06 14:27? 舒天烈?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從欠薪到縱火,,劉某的選擇有其自身的情感邏輯,。作為有著自由意志的個人,他們的行為必須被譴責乃至被唾棄,,但如果忽視背后的現(xiàn)實因素,,同樣也不應該。 很多小說與電影,,都會詳細展現(xiàn)一個事件背后的來龍去脈,、涉身其中者的艱難選擇。12月4日,,廣東汕頭一家內衣工廠的縱火事件,,雖然從新聞報道中只能觀其大略,但同樣能感覺到一起事件背后種種“不能不如此”的脈絡,。 14人死亡,、一人受傷,無論什么樣的理由,,都是性質極其嚴重的犯罪,,需要依法懲處,這點毋庸置疑,。不過,,慘劇已經(jīng)發(fā)生,在哀悼逝者,、撫恤生者的同時,,同樣需要反思:這樣的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果跳脫簡單的刑事犯罪來重新審視,,或許能發(fā)現(xiàn),,案件折射了當代中國的種種問題,描摹出這個社會的現(xiàn)實之一種,。 矛盾的癥結在欠薪,。沒有作坊老板拖欠3000元,并且最終還要少付500元,,劉某也許不會在樓梯拐角引燃汽油,。這樣的事件,若不是以如此慘烈的方式收場,,肯定不會進入公眾的視野,。即便如此,“為500元放火”的報道標題,,也透露出媒體和公眾對動機的不解:為了500元,,值嗎? 的確,,在百元大鈔能迅速“變色變小”的今天,,500元不是一個大數(shù)目,。不過,看過《秋菊打官司》的人,,可能熟悉“說法”這個詞,。而“說法”背后,更是爭一口氣的觀念,。從跳樓,、跳橋討薪,到拜關公討薪,、斷指討薪,,有太多同類型的事件曾經(jīng)見諸報端?;蛟S,,劉某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會選擇以縱火的方式為自己討“說法”,。 從欠薪到縱火,,劉某的選擇有其自身的情感邏輯。雖然看起來欠薪的遭遇有些“微不足道”,,倒是縱火讓這起事件成了新聞。但實際上,,還有很多事件,,也在沿著同樣的軌道演進著。從馬加爵到楊佳,,從媒體事后的發(fā)掘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惡性案件背后的現(xiàn)實歸因。作為有著自由意志的個人,,他們的行為必須被譴責乃至被唾棄,,但如果忽視背后的現(xiàn)實因素,同樣也不應該,。 從1988年到2007年,,我國犯罪率年平均增長10%以上,基本與GDP同步,。有學者通過對基尼系數(shù)和犯罪率的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貧富差距帶來的“相對剝奪感”,是犯罪率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蛟S這也正說明了,如果社會中不公正,、不公平甚至是不平等的現(xiàn)象不減少,,會加劇戾氣的彌散,,讓犯罪行為的社會歸因更加明顯。 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jīng)濟體,。在國強的同時,,民富也提上了治理者的路線圖。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亮相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在演講中表示,,要“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無論是無辜殞命的14人,,還是走入歧途的一人,,他們的命運都注解著這樣的表態(tài)。這是現(xiàn)實,,不過,,更希望這樣的現(xiàn)實,能消散在歷史前行的背影之中,。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30]邵陽縱火案折射的公平問題
- [ 08-28]邵陽縱火案透視出的“公平困境”
- [ 11-08]縱火疑案考驗“疑罪從無”原則
- [ 05-05]為拿補貼而縱火凸顯農(nóng)村普法教育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