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契約”也有“誠信滯納金”
www.fjnet.cn?2012-12-04 10:49? 連海平?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據(jù)報道,15年來,,佛山一大型上市房地產(chǎn)公司創(chuàng)始人每年拿出100萬元或200萬元,,資助貧困但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生,受助學生只需簽訂一份“道義契約”,,承諾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回捐助學金和利息即可,。已有6999人接受了資助,,僅306人履行“道義契約”。 6999人簽過“道義契約”,,接受過資助,,只有306人回捐、還款,,讓愛心延續(xù),,“牙齒當金使”的只有4%,其余的都裝聾作啞,,視“道義契約”如無物,,不禁令人感慨系之??紤]到他們是大學畢業(yè)生,,未來的社會中堅,他們?nèi)绱瞬徽湎€人誠信,,社會誠信從何談起,? 不可否認,在96%的“老賴”當中,,確實有些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衣食足然后知榮辱,身無余錢,,自顧不暇,,何來回捐?但絕大部分并非如此,,大學畢業(yè)數(shù)年,,最長已有十來年,連3000元,、5000元都還不了,,是說不過去的。最根本恐怕還是意識問題,,“道義契約”沒有“滯納金”——沒有經(jīng)濟責任,、沒有懲處條款、沒有時間限制,,完全依靠內(nèi)心深處對誠信和道義的堅守——于是許多人選擇了遺忘,。 人在做,天在看,。雖然,,沒有人逼迫你還錢,但你簽了契約,、立下字據(jù),,又不回捐還款,,等于你的道義與誠信只值區(qū)區(qū)三五千元,值得嗎,?立信很難,,毀信卻很容易,那些簽了名字的人,,都應(yīng)該掂量一下,,算一算賬。一些人,,譴責他人的不誠信行為,,頭頭是道,大義凜然,,輪到自己時,,卻往往為了蠅頭小利而選擇失信,置道義與責任于一邊,,呈現(xiàn)嚴重的分裂,,這是非常不應(yīng)該的。 許多大學畢業(yè)生視個人誠信不值三五千元,,值得全社會反思,,我們的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近20年的學校教育,,上過多少思想課,考過多少品德試,,結(jié)果為何總是如雨打芭蕉,,入不了腦?除了社會誠信大環(huán)境,,學校教育是否也應(yīng)該比過去更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呢,?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0]透支11萬需還44萬,合理性何在,?
- [ 10-30]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