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又重陽,該怎樣關愛老人
zs-bk.com?2012-10-23 16:32? 王艷明?來源:新華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今又重陽,。還記得上次給父母打電話聊了多久嗎?還記得上次回家是什么時候嗎,?又有多久沒和父母一起吃頓飯了,?……在這個集中表達孝敬與愛的時間節(jié)點,這一連串的問題會鉤沉起很多人積壓在心底,、又久久沒有翻出來檢視的情感,,讓人糾結、羞慚甚或自責,。城市生活的快節(jié)奏,,抑或外鄉(xiāng)的漂泊,往往容不得人們時時記起曾經(jīng)像牽風箏線一般牽過你的那雙飽經(jīng)風霜的手,。 在重陽節(jié)前夕,,關于老人的話題新聞扎堆兒的涌出來。桂林四兄弟尋母上了央視《新聞聯(lián)播》,,當?shù)鼐饺桥挪閹蛯ふ?;央視記者采訪一位天津的80歲老奶奶,問現(xiàn)在最在乎什么,老奶奶感嘆“感受不到兒女溫暖,,恨不得快死”,,“現(xiàn)在有話沒地兒說去”;相關調查顯示,,外出打工者23%半年和父母見一面,,31%一年才和父母見一次,18%表示一年到頭也很難見到父母,,但67%的受訪者表示會給父母寄錢,。 無論是從痛中解讀出關愛和需求,還是從艱難中解讀出隱忍的溫情,,從上述一系列事件中,,到底該怎樣關愛老人,似乎得不出一個標準答案,?;蛟S,桂林四兄弟焦急而執(zhí)著的尋母過程,,就是對老人的關愛,;或許天津老奶奶的三個女兒“回家看看,多交流交流”,,就是對老人的關愛,;或許外出打工者往家里多寄些錢,讓身處農(nóng)村的老人物質豐裕,,就是對老人的關愛,。 其實,老人們的訴求簡單而又強烈,,卻似乎總是得不到滿足,。在桂林走失的那位湖南籍母親,需求就是能夠早點回家,,并且從此有子女在身邊照料,;天津那位老奶奶的訴求,不過是想讓兒女?;丶铱纯?;進城務工農(nóng)民工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想來也不僅僅在乎子女到底能寄多少錢,,更多的還是牽掛兒女在他鄉(xiāng)的生活,。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艱辛與不易,,每個群體也都有自己的階段性訴求。正因如此,每個人表達孝敬與愛的方式定然不同,,每位父親和母親對被孝與被愛的需求側重點也不會一樣,。但是,正如情感專家解讀的,,不管時代怎樣變化,,人們對感情的需求始終不會變化,關注父母的需求,,首先應該關注他們的情感需求,。 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被裹挾著如陀螺般旋轉的人們,,某些時候甚至都會忘記自己或者迷失自我,。但是,切莫忘記“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們關愛老人,,請先從精神奉養(yǎng)起步,哪怕抽出零星的時間去聽聽老人的嘮叨,,哪怕回不了家先打個電話,,去傳遞精神上的慰藉與撫摸。 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迷失了心底里生發(fā)于生命原點的愛,。小時候蹣跚學步時牽你的那雙手,,如今或許已經(jīng)粗糙顫抖,需要你去攙扶撫摸,。央視重陽節(jié)新聞公益行動的宣傳大使打出的標語是:給生命兩頭同等的關愛,。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今又重陽,,讓我們學會以各自溫情的方式去關愛老人,關愛那些在我們生命伊始時關愛過我們的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滿足老人的親情訴求并不僅僅是子女的事
- [ 10-22]關愛老人,,功夫更在重陽外
- [ 10-22]尋找失蹤老人更該靠機制
- [ 10-18]莫讓老人“假摔”綁架公眾道德
- [ 10-18]80歲老人假摔9年拷問了誰
- [ 09-19]福州公交請小心潔癖 何苦為難底層人
- [ 09-19]拒載拾荒老人的公交與城市文明背道而馳
- [ 09-11]“空巢”老人告兒女常回家看看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