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需要什么樣的尊重,?
www.fjnet.cn?2012-10-17 08:09? 宋志堅?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有位時評作者,從崔永元“請農(nóng)民工吃頓飯”得到啟示,,認為這類活動對“階層融合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你瞧崔永元請“150多位北京暴雨中救人的農(nóng)民工兄弟”吃飯,氣氛多融洽呀,,人們也因此知道了農(nóng)民工“最怕的不是加班,,而是沒活兒可干沒班可加,不希望老板給他們放假,;知道他們并不在乎別人叫他們‘農(nóng)民工’,,但最希望的是受到尊重”。因此作者認為:“有必要突破局部和個案,,以形成一場各階層參與的自上而下的公共行動,。”比如說“官員與民眾的隔膜,,需要‘吃頓飯’來消除,;精英與大眾的隔膜,需要‘吃頓飯’來化解”,??磥磉@場“階層融合行動”,也可以稱之為“請吃飯運動”,。 不知道這位時評作者是否想過,,農(nóng)民工在北京暴雨中救人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本來是應(yīng)當受到有關(guān)部門的嘉獎,,這頓飯應(yīng)當由有關(guān)部門去請,,這是他們理該享受的榮譽和待遇。崔永元請他們吃飯,,卻只是崔永元的盛情而不是崔永元的責任,,他們既然讓崔永元請客,再去對崔永元吹胡子瞪眼,,豈不顯得不近人情,?同樣請吃飯,哪一種更能顯出他們“受到尊重”,?不知道作者是否想過,,為什么“他們最怕的不是加班,而是沒活兒可干沒班可加”,,不就是因為工薪太低,,收入太少,不加班就沒有足夠的人民幣來養(yǎng)家糊口嗎,?是老板請他們吃頓飯,,還是老板給農(nóng)民工多發(fā)一點工資,更能使他們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更能顯出他們“受到尊重”,? 時評作者說的“官員與民眾”或“精英與大眾”的融合,道理也是一樣的,。倘若官員們在用權(quán)之時,,能夠真正維護民眾應(yīng)有的權(quán)益而不是以權(quán)謀私與民爭利;倘若精英們在搞頂層設(shè)計之時,,能夠真正考慮到大眾的切身利益而不是為權(quán)勢獻策為富豪張目,,其實比吃多少頓飯都強。官員或精英出面請吃頓飯,,難免有點施舍的味道,,不能真正使人感到平等;難免有點作秀的味道,,中國多少基層百姓,,你能“請”得過來嗎?真有這個階層融合的心,,還不如多為他們辦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位時評作者說:當有一天,官員能與百姓,、富人能與窮人,、城里人能與農(nóng)村人坐在一起吃頓飯,我們的朋友不再以階層劃分,,中國社會才真正融合成了一個大家庭,。這是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也是他的夢想,。確實,,這只能是一種“夢想”。因為參與了崔永元的“請吃飯”,,就引發(fā)了那么多美好的“夢想”,,卻不能不說也是一種“隔膜”。 (福建日報)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6]“打工春晚”不能僅靠崔永元接力
- [ 08-01]小崔這頓飯也是“生產(chǎn)力”
- [ 08-01]不是崔永元,,你也可以請農(nóng)民工吃頓飯
- [ 08-01]多幾個崔永元,,多幾份藝術(shù)正能量
- [ 08-01]崔永元宴請農(nóng)民工,即使作秀亦美好
- [ 06-13]湖南教育廳“三不”回應(yīng)何以使人憤怒,?
- [ 06-13]崔永元因何怒罵湖南教育廳
- [ 04-10]小崔,,謝天謝地你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