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鬧了,,專家先生!
www.fjnet.cn?2012-09-03 10:44? 周澤雄?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數(shù)日前,一封包括120名學者聯(lián)合簽名的舉報信,,送達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內云:商務印書館今年出版的第6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錄“NBA”等239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違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國務院《出版管理條例》等法規(guī)”,。 乍聞此事,我本能地嫌其無聊,。當然,,本能反應未必靠譜,,于是,我逐字拜讀了幾位簽名代表以“保衛(wèi)漢語”為主題,,在人民網(wǎng)強國論壇與網(wǎng)友進行的交流,。代表們的發(fā)言不僅鄭重,還很悲壯,,不少答復撲閃著怪異的學究氣,,讓人疑心粘貼自現(xiàn)成文章。 遺憾的是,,這些自稱對漢語滿懷愛心的學者,,卻無力通過自身的表述來展示漢語的美好,相反,,他們展示了稍嫌滑稽的批斗精神,,通篇讀罷,我都被弄出耳鳴來了,。正因為我忍著耳鳴之苦認真傾聽了他們的全部意見,,現(xiàn)在我可以負責地提出修正后的感受:不是無聊,而是胡鬧,。 僅僅因為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里出現(xiàn)了239個拉丁字母詞(其實是B2C,、VIP、KTV,、PC之類常用縮略詞),,“五筆字型”發(fā)明人王永民先生就杞人憂天到這種程度:“歷史上有句名言,滅種先滅文,,要滅絕一個種族,,首先滅絕它的文字。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漢字都保衛(wèi)不了,,我們的民族文化就蕩然無存了,。” 為幫助網(wǎng)友提高認識,,中科院哲學所的李敏生研究員則以一派疑似語重心長的言詞告誡道:“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必須放在當前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歷史條件下,,首先要清醒地分析國際形勢:樹欲靜而風不止,,帝國主義亡我中華之心不死。中國是他們始終不變的打擊目標,,他們從未停止過對中國的政治干涉,、經(jīng)濟掠奪剝削;但在‘和平時期’最重要的方法是千方百計,、無孔不入實行文化滲透,,搞亂中國人的思想和文化,。” 下面,,我們來看一組對照數(shù)據(jù):新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共收詞69000個,,其中拉丁字母詞只有239個;就篇幅論,,詞典共有1790頁,,字母詞僅占6頁,且以明顯標識附在漢語詞之后作為附錄出現(xiàn),,并未對漢語詞的主體地位構成干擾,;新增字母詞較前版多了百余條,而新增的漢語詞則達三千余條,。 我們再看《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修訂主持人江藍生女士就詞典收錄字母詞的歷史提供的一組事實:早在1903年,,國內就有詞典收錄了“X光線”,1931年的《辭源》續(xù)編收入了“三K黨”,,1965年《辭?!肺炊ǜ迨樟?5個西文字母開頭的詞條,1979年《辭?!沸抻啽緞t增加到63條,,且《現(xiàn)漢》收入字母詞并非始于今日。 兩相對照,,這些學者似乎更像是在“尋釁滋事”,,只是所滋之“事”,被渲染得格外宏大罷了,。身為學者,,不應違背基本的事實、喪失基礎的邏輯,,那是治學根基,;根基既失,你把意義拔得再高,,也只是徒托大言,。他們長著哈哈鏡般的眼光,擅長虛構對方的錯誤,,挑選例證的方式也近乎隨心所欲,甚至對明顯的自相矛盾也能處之泰然,。比如,,在強調漢語的危機時,則拿古人那句壓根算不得學術結論的憤激語“滅種先滅文”來張勢,,一旦需要強調漢語的美妙及生命力,,日本人因借用漢字而使文化得以發(fā)展壯大的事實又被他們用作佐證,,渾然不覺后一個例子已對“滅種先滅文”構成了否定。 以他們自稱具備的學養(yǎng)(學者中有人反復提及游學海外的經(jīng)歷),,他們原該知道,,拉丁字母詞與英語不可混為一談,縮略詞與英語詞匯亦非一回事,,但他們偏能揣著明白裝糊涂,,將一種依《現(xiàn)漢》的編撰邏輯絕無可能出現(xiàn)的恐怖前景,直接臆想成海嘯來襲般的現(xiàn)實危機,,以便在移花接木后,,完成針對無辜對象的致命一擊:“從現(xiàn)實的作用來看,從長遠的影響來看,,這是漢字拉丁化百年以來對漢字的最嚴重的破壞,,這是一場歷史空前的漢字大動亂!”(李敏生語)這種非得借助虛構,、夸飾對方的惡意來烘托自身正大光明的手法,,也許是某種社會運動家的愛好,但永遠不應是學者的正經(jīng)做法,。 說到漢語面臨的諸種問題,,我未必沒有半腹的話要說,比如,,關于字母詞到底算“英語入侵”還是更適合看成一種當今世界的共享語言并加以包容,?關于純潔漢字的努力到底應側重鼓勵提倡,還是必須借鑒古時對待失貞婦女的架勢,,嚴加威脅恫嚇,?關于工具書的作用到底該注重其服務和方便功能,還是突出教化整肅的用意,?凡此種種,,都不妨采用學術探討的方式加以面對。 漢語的確是優(yōu)美的,,漢語使用上也的確存在大量問題(昨天一位編輯朋友告訴我,,新華網(wǎng)在轉發(fā)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時,又一次把“受權發(fā)布”誤寫成“授權發(fā)布”,,讓人極度沮喪),,但是,這些簽名學者顯然更偏愛浩大的聲勢,,他們更愿意借助行政和司法手段,,從某種非學術高度來擺平對手。若非如此,何至于鬧這么大的陣仗,,又不是上街打架,,難道學術爭議還得取決于人多勢眾?既然他們意不在此,,再要與之討論相關問題,,恐怕雙方都會因話不投機而大感尷尬。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31]漢語發(fā)展應交由社會和時間判定
- [ 08-30]盲目“排外”不是捍衛(wèi)漢語純潔
- [ 08-29]“NBA”進漢語詞典并無不可
- [ 07-18]《現(xiàn)代漢語詞典》能否出個增補本
- [ 07-16]新版漢語詞典里有沒有“暈菜”
- [ 12-27]切莫將“漢語四六級”考試經(jīng)念歪
- [ 12-26]漢語四六級只是一場“考證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