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公共自行車越騎越冷
zs-bk.com?2012-08-21 08:34? 岳 源?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昨天的《湖北日報》報道稱,,武漢公共自行車在經歷了3年的火爆之后,,有被市民冷落的趨勢。一年前“人等車”,,如今“車等人”,,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在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 免費公共自行車是武漢免費公共服務的標志性品牌,廣大市民歡迎,,全國輿論稱贊,,是政府辦的一件惠民實事,也代表了公共服務應當堅持的方向,。這項公共服務如果陷入困境,,對政府的公信力、城市的形象,、市民的公共福利以及公共服務領域的改革探索都是傷害,。 武漢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在運營模式上是一種嘗試,政府出讓一定的公共資源給企業(yè),,企業(yè)負責投資運營,,市民享受免費服務。也就是說,,現在出現的問題,,需要政府、運營企業(yè)和租車人共同反思,,查找原因,,尋求改進,把這項公共服務堅持下去,。 對這項服務,,市民有更高的期盼,政府也在質量和規(guī)模上有長遠的希望和規(guī)劃,這就更需要把現實的難題解決好,。 去年,,媒體集中報道了運營企業(yè)遇到的困難,主要是講部分租車人素質不高,,比如長期霸車不還,、不愛惜自行車甚至有意損毀車輛和站點設施等。必須得承認這種行為的惡劣,,以及給運營企業(yè)帶來的負擔,。企業(yè)參與到公共服務中,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我們要珍惜這個方向,,不能讓企業(yè)負虧運營。 但是有兩點認識需要進一步明確,。 一是市民素質是個現實問題,,短期內很難有根本性扭轉。要批評不文明行為,,并采取必要措施遏制這些行為,。但最重要的是承認現實,并拿出針對現實的辦法,,抱怨沒有用,,也不能因為這個問題影響公共服務提供的數量、質量和方向,。事實上,,公共道德本身是個訓練的結果,如果沒有公共領域和公共服務,,又何談公共文明呢,?要認識到,公共道德提升過程中,,會有一個陣痛期,,會有一定成本代價,但不能因噎廢食,。 二是企業(yè)投身公共服務領域,,盈利便不能成為主要目的,至少不能指望過高的利潤,。政府作為公共服務主導方,,對運營企業(yè)的審計和監(jiān)督必不可少,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企業(yè)確因非自身管理原因虧損,,政府或者需要出讓更多公共資源,,或者需要改善公共管理,保證企業(yè)成本,。如果企業(yè)將盈利作為主要目標,,而將公共服務作為附帶功能,政府則必須糾偏,。 通過報道可以看到,,市民素質是造成困境的重要原因,但顯然不是唯一原因,。收取保證金而導致所有人租車不便,,是不是防止損壞行為的合適手段?為什么壞車得不到及時維修,,有的自動租車系統(tǒng)長時間不通電,?為什么允許站點開商亭之后,有的站點管理員的重心轉移了,?更遠一點的,,是道路安全管理問題,市民放不放心在路上騎自行車,? 優(yōu)良的公共服務已經成為衡量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指標之一,武漢在這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免費公共自行車是一個代表,,希望這道綠色風景,能重新流動,,并成蔚然之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6]中國自行車隊該申訴就申訴
- [ 08-02]充滿歧視的公共自行車何來公共性?
- [ 06-18]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共自行車
- [ 06-18]自行車租賃不必要看戶口
- [ 06-14]公務自行車跑起來得花心思
- [ 02-22]為日本游客找自行車的正面新聞為何被質疑,?
- [ 02-22]一輛被盜自行車引爆的“城市形象”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