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網(wǎng)絡正能量的探討凸顯媒體社會責任
www.fjnet.cn?2012-08-10 10:42? 丁寅?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7月11日到7月26日,,東南網(wǎng)共推出了3期《網(wǎng)絡正能量》專欄,,圍繞一段時間以來在網(wǎng)上引起熱烈反響的一系列“最美”人物,探討了見義勇為認定機制,、官德考核,、期權腐敗以及針對“富二代”的身份標簽等問題。 應該說,,這是一種當下我們十分需要的探討,。尤其是作為媒體來說,在單純地稱贊和展示人物的“最美”之后,,更需要對這種“最美”為何會出現(xiàn),、為何會引發(fā)網(wǎng)絡的熱捧,進行一種理性的分析,。相比發(fā)現(xiàn)和展示網(wǎng)絡正能量,,這種探討更是媒體社會責任感的又一體現(xiàn)。 原本作為天文學專有名詞的“正能量”,,現(xiàn)在成了中國社會描述積極因素和現(xiàn)象的一大熱詞,。三期《網(wǎng)絡正能量》關注了三類不同群體中涌現(xiàn)的“最美”——無名“托舉哥”毫不猶豫地跳水救人,是典型的平民草根英雄,;“最美富二代”周江疆為救火災中的員工獻出年輕生命,,詮釋了財富和人品的和諧共生;而“草帽書記”楊善洲則在官德方面,,為官員干部群體做出了最好的表率,。讀完三期專欄對“最美”的探討,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不僅在提醒我們摒棄對某些群體的偏見,,更在有意無意間,關注到當下中國的諸多熱點問題:社會道德的滑坡,,富裕階層的社會責任和擔當,,以及官德和反腐等等。 因為有這些問題,,我們的社會才需要這些“正能量”,。但這種需要絕非只是簡單地展示或一味地謳歌這些最美人物做了什么,或者只用這些正能量來映襯或?qū)Ρ饶承╆幇得?。正能量的價值,,在于它的感染力和傳播力,在于它能中和負面現(xiàn)象中的消極因素,,以達到社會的和諧正常發(fā)展,。簡言之,,有社會責任感的媒體不僅要告訴我們“最美”人物做了什么,更要告訴我們該怎么做,。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嘉賓們由“最美”人物衍生出的,對見義勇為該如何認定和獎勵,、富裕階層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以及如何從言行出發(fā)考核官員官德的討論,,才更顯其價值,。 從采訪最美人物的記者,到群體代表,、專家學者,,再到網(wǎng)友代表,這種立體的探討,,確實能讓我們對這些“最美”現(xiàn)象有深刻的認知,。唯一的缺憾可能就在于,由于這三期《網(wǎng)絡正能量》選擇的都是用生命來成就“最美”的人物,,因而我們無法聽到人物現(xiàn)身而談的最真實的聲音,。。 一直以來,,媒體更多聚焦的,,都是一種轟轟烈烈的“最美”。像“托舉哥”和周江疆那樣用生命勇救他人,,或者像楊善洲那樣用生命來踐行承諾,、回報社會,毫無疑問是最美的,,只是,,對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他們很少能遇到需要自己這么去做的狀況,,甚至大多數(shù)人也做不到,。畢竟,見義勇為也是需要技能的,,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不顧自己的安危去救他人,。甚至如楊善洲那樣放棄安穩(wěn)的晚年生活,選擇扎根大山植樹造林,,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須知,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價值觀和追求,。只要這種價值觀和追求是積極向上的,,那我們就都應尊重并支持,。 因而,媒體在關注正能量時,,不妨也關注那些細微的美,。這樣的美或許不是太轟轟烈烈,但對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卻因為小而更可親近,,更可觸、可感,、可學,。比如日行一善,比如做好本職工作,,比如不斷超越自我,,其實都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正能量。而比關注正能量更重要的,,恐怕還在于發(fā)掘正能量,。所以,《網(wǎng)絡正能量》如何能持續(xù)地成為一種“正能量”,,這就需要吸納更多普通網(wǎng)友的參與和互動,,在這個過程中去發(fā)掘出更多人身邊的“小美”。這樣的“小美”越多,,越能給人以信心和感染,,而媒體的社會責任也在其中逐漸積淀并厚實。 |
- 責任編輯:李艷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