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金牌”不妨從“欣賞銀牌”開始
zs-bk.com?2012-07-31 09:51? 張貴峰?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更多觀點: “拿銀牌對不起祖國,,對不起所有關(guān)心自己的人”,倫敦奧運會男子舉重56公斤級決賽上,,中國選手吳景彪遺憾收獲銀牌,,輸給了來自朝鮮的“黑馬”;賽后面對攝像機(jī),,吳景彪不能自已,,連連鞠躬道歉、泣不成聲,。(《央視》7月30日) 吳景彪錯失金牌,,確實令人遺憾、很惋惜,。這誠如中國代表團(tuán)官員指出的,,“這個成績實在與他自身的水平不相符”,。吳景彪對此深感沮喪、懊惱,、痛悔,,情不能自禁,,無疑也在情理之中,。雖然如此,筆者仍然并不贊同所謂“拿銀牌對不起祖國”的說法,,反倒是覺得,,“拿銀牌,同樣也對得起祖國”,,并且也“對得起所有關(guān)心自己的人”,。 首先,必須充分認(rèn)識到這樣一個基本事實:盡管最終成績確實不理想,,也與自身平常應(yīng)有的水平不符,,但在賽場上的那一刻,吳景彪確實是盡力了,,并非不想努力拿金牌,,更沒有放棄拿金牌。這就像中國代表團(tuán)官員也承認(rèn)的:“他還是太緊張,、太想得到這塊金牌了”,,而吳景彪賽后也提到,“不管怎么調(diào)整,,身體就是不聽使喚……” 既然如此——已經(jīng)盡力盡心了,,又何必太過在乎勝敗得失、計較“金牌還是銀牌”呢,?有道是:“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yuǎn)矣”,。更不用說,,“銀牌”從來不絕對等于是“失敗”——相對于金牌,它固然并不完美,,但相對于“銅牌”以及那些更后面的名次呢,?如果“非金牌”便“對不起祖國”,那么,,絕大多數(shù)無緣金牌甚至無緣獎牌的運動員將何以自處,,“重在參與”的奧運精神又何以自處? 其實,,即使從競技體育本身固有的特征規(guī)律,、獨特魅力來看,,所謂“拿銀牌對不起祖國”,同樣也是十分沒必要不合理的說法,。要知道,,任何體育比賽,究竟誰拿金牌誰拿銀牌,,在事前都是不可能有絕對把握的,,“黑馬”勝出、名將敗落總是常有之事,,而這恰恰也正是體育比賽的魅力所在,。這正如知名體育評論員黃健翔強(qiáng)調(diào)的,“比賽的最大魅力是懸念,,不可預(yù)知性,沒有任何金牌是提前劃到任何人帳下的”,。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奧運金牌的歸屬,賽前都能被準(zhǔn)確“計劃”,,必須對得起每名運動員的賽前實力,,這樣的奧運賽場還能有多大欣賞價值? 當(dāng)然,,如果回到講究“金牌崇拜”,、“政績體育”的特殊國情語境當(dāng)中,“拿銀牌對不起”的說法,,也并非完全不合邏輯,。《人民日報》此前曾有評論指出,,“金牌在很多時候被異化為相關(guān)部門的政績工程”,“運動員脖子上的牌子,等于自己的房子,、教練的票子,、領(lǐng)導(dǎo)的位子和地方的面子”。這種背景下,,運動員能拿金牌卻只拿了銀牌,,顯然很可能對不起“金牌政績”,也對不起“教練的票子,、領(lǐng)導(dǎo)的位子”,。但是,這種“對不起”與真正的“祖國”和“關(guān)心自己的人”又有多大干系,,與真正的奧運體育精神又有多大干系,? 自北京奧運會中國隊“金牌大豐收”以來,,祛除“金牌崇拜”,希望在倫敦奧運會上“淡化金牌”,,一直是國人不斷反思的重點和逐漸形成的共識,。那么,應(yīng)如何“淡化金牌”,?筆者以為,,現(xiàn)實而可行的方案或許是,從“欣賞銀牌”開始——— 在一時難以完全不在意不看重獎牌成績的背景下,,先努力去善待,、尊重、欣賞那些銀牌的獲得者,,尤其是那些因不幸痛失金牌而只“拿銀牌”的運動員,,堅信他們“拿銀牌同樣也對得起祖國”。 |
- 責(zé)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31]唯金牌至上讓奧運精神黯然無光
- [ 07-30]上了奧運賽場就不必諱談金牌
- [ 07-29]首金賽前減壓各有絕招:易思玲聽歌 俞丹看小說
- [ 07-24]淡看金牌 注重精彩
- [ 07-16]奧運金牌價“值”50萬,,誰同意的,?
- [ 06-16]專家揭秘:8大癌癥的"免死金牌"(組圖)
- [ 04-25]雀巢金牌咖啡被檢含致癌物 公司回應(yīng)稱產(chǎn)品安全
- [ 04-16]當(dāng)官帽成為金牌的“副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