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玩牌”或是“另類研討”
zs-bk.com?2012-07-24 10:02? 司馬童?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7月22日,,一條【教育不行,玩牌在行!浙大校長開會玩牌】的微博被迅速傳開,,幾小時被轉發(fā)13000多次,。微博說:今上午在南京大學舉行的“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大學校長論壇”上(現(xiàn)正在進行),香港城市大學張信剛前校長正在精彩演講中,,會場上,,浙江大學楊衛(wèi)校長竟一直在用筆記本電腦玩牌。(7月23日《深圳晚報》綜合報道) 這又是一條“有圖有真相”的熱傳微博,。但在“熱狀”之下,,也許很多看客會心存一個疑問:作為“玩牌門”的主角,,浙大校長是在論壇舉行期間,,偶爾打開游戲玩玩,還是基本上就對研討內容充耳不聞,?疑問可能很快會有回應,。而我卻想,即便會場聽講的這位校長“一直玩牌”,,為何就不能視作是他“參與研討”的另類方式呢,? “開會”其實是個籠統(tǒng)的大概念。有些時候,,與會者必須聚精會神,,認真聽講;而在某些場合,,則未必不允許“貌合神離”,、心有旁騖。媒體也已披露,,傳出“校長玩牌”的這個會議,,其實是一場論壇活動,研討的主題是“如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我想,,浙大校長當時以“電腦玩牌”代替“暢所欲言”,雖有對臺上演講者的“不敬”之意,,卻也不妨猜想:或許他對這一研討主題并不十分“感冒”,;而采取“玩游戲”來消磨時間,難道不也是一種表達自身態(tài)度的“另類研討”么,? 在我們接受的教育里,,從小就把課堂里的正襟危坐、不茍言笑等,,看作一種天然的標準與要求,。于是,到了參與會議、置身論壇的時候,,就更覺得哪怕裝也要裝得“興致盎然”,、“精神十足”,應當是種“統(tǒng)一模式”了,。而事實上,,這樣的思維和觀念,早已越來越受到質疑與挑戰(zhàn)——喜歡的,,就熱情投入其中,;乏味的,只要不給別人造成影響,,神不守舍,,甚至私下“玩牌”又有何妨。浙大校長的“率先垂范”,,未必沒有顧慮到會場里的“隔座有眼”,,但他依然“我行我素”,咋就不能揣測正是反映了這樣的“現(xiàn)代理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于浙大校長在論壇場合的“玩牌研討”,,有些論者發(fā)表種種看法與議論,,都是無可厚非的正常現(xiàn)象,。至于“真相”究竟是如何的,,自然由話題的引發(fā)者來親口說明,才最具有可信度,。不過,,循著以上思路,我倒真的希望,,浙大校長因著“開會玩牌”成為“焦點人物”后,,若能回校向自己學生宣布:以后對于校內某些開放性的會議,你們要是覺得興趣寥寥,,同樣可以“玩牌研討”,。那就更加顯得表里如一、率性可親了,。 “開會玩牌”是一種爭議,,但又何嘗不是一種值得深思的“研討話題”。有了這種發(fā)散性的思維與聯(lián)想,,對于參加論壇的“玩牌校長”,,或許才會少一些唾沫橫飛的“憤青”之詞,,而能多一些豁然開朗的理性思考??傊?,不管別的聲音如何,我仍堅持:有些“開會玩牌”,,何妨視作“另類研討”,。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4]會場玩游戲有損“校長形象”
- [ 07-24]“大學校長”別成下一個被毀的稱呼
- [ 07-23]跪母又寫歌,北大校長周其鳳意欲何為,?
- [ 07-23]大學校長該怎樣尊重文化
- [ 07-23]大學校長要遠離“作秀”
- [ 07-20]學生減負關鍵不在校長
- [ 07-17]對“北大校長探母痛哭”不宜過多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