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或避免付出“無效成本”“低效成本”
zs-bk.com?2012-07-10 10:55? 于文軍?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嚴重超編引起廣泛關(guān)注,。該局核定編制54人,實際在崗75人,,還有40人“退二線”,,基本不用上班,超編一倍左右,。武穴市教育局局長王衛(wèi)平說:50歲的人退二線,,的確是一種資源的浪費,“我當時就認為這也是改革的成本”,。(7月9日《京華時報》) 改革是需要成本的,,這個成本是進行改革所須付出的成本,不付出這個成本,,改革將無法進行,。顯然,改革成本是出于公心的,,追求的是以最少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目的是革除弊端、優(yōu)化配置資源,、提高效率,、實現(xiàn)了公平與正義。 資源浪費,,也是改革成本嗎,?不能一概否定,而要具體分析,。改革是探索性的實踐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難免要走彎路,,難免要做出一些“低效勞動”“無效勞動”,。這種性質(zhì)改革是出于公心的,但付出的成本是低效成本或無效成本,,具有浪費性質(zhì),,意味著改革的失敗,是我們竭力要避免的,,但改革要為之埋單,,考慮為“被改革者”補償。如,,計劃生育家庭為國家和社會做出了犧牲,,致使國內(nèi)在不遠的未來人口紅利消失嚴重,家庭養(yǎng)老負擔過重,,政府就必須埋單,,加大對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勵扶助力度。拿武穴市教育局50歲的人退二線來講,,不能怪這些人,。在科教文衛(wèi)界,年滿50歲的老同志正是干活的好時候,,他們干得好好的,,“一刀切”讓他們“退二線”,給年輕干部騰出崗位,,這本身是一種錯誤的改革設計,,當然,要為之埋單,,付出改革成本,,只是無效成本罷了。憑什么讓那些退二線的老同志在經(jīng)濟利益上受損,?有些人說,,“50歲的人退二線”只拿錢,不干活,,這不公平,。這種指責有失公允。 改革正進入“深水區(qū)”,,將會觸及既得利益者的深層次利益,,既得利益者是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他們往往打著“改革”的旗號,權(quán)力尋租,,“贖買”不合理的既得利益,,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公平與正義,還美名其曰:“改革成本”,。這恰恰是我們要警惕的,。 如此說來,出于公心的改革也是有成本的,,只是有“無效成本”“低效成本”“高效成本”的區(qū)別,。無論付出哪種成本,都是花納稅人的血汗錢,。因而,,在改革的設計與執(zhí)行時,要慎之又慎,,盡量減少或避免付出“無效成本”“低效成本”,。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0]平心靜氣地討論“改革成本”
- [ 07-10]改革也需要一場“成本核算”
- [ 07-09]“改革成本”為什么總是由百姓承擔
- [ 07-09]異地高考改革,還有幾個問號
- [ 07-06]央行降息釋放改革破冰信息
- [ 07-05]天下沒有無“陣痛”的改革
- [ 07-04]IPO改革不能總為融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