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業(yè)要警惕公共性的丟失
zs-bk.com?2012-06-21 08:31? 付小為?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今年2月,上海飛往??诘囊患芸蜋C,,由于暴雨無法降落,申請備降,,連續(xù)遭到三亞和廣州2個機場的拒絕,。飛機最終在深圳機場降落時已經(jīng)逼近飛行的最低油量。此后,,國內(nèi)民航業(yè)又發(fā)生了多起類似事件,。 即將進入雷雨季節(jié),航班備降的頻率大大增加,,為避免航班難以備降引發(fā)安全事故,,民航總局日前就針對備降保障展開專項整治,要求各機場從大局出發(fā),,在確保安全和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全力做好航班備降保障工作。局方同時表示,,如因備降保障不力造成的安全運行征候,,將對責任方進行嚴厲處罰。 機場拒絕備降航班,,不能排除一些機場容量小,,無法接納大量航班備降的客觀原因。然而,,也確實存在部分機場,,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愿意接受已經(jīng)延誤的備降航班,加之且不能對備降航班收取額外費用,,機場接受備降意愿愈發(fā)減弱,。專項整頓針對的即是后一種情況。 一般而言,,航班備降是基于一定的客觀原因,,例如天氣或疾病突發(fā),一旦備降等待過長,,還可能出現(xiàn)燃料不足的危機,,拒絕備降,無疑會直接地大大增加飛行安全隱患,,甚至危及乘客的生命,。如果僅僅從機場立場出發(fā),斷然拒絕備降,,不僅違背了相關規(guī)定和行業(yè)規(guī)則,,也是對公眾生命的不負責任。 客觀地說,,各地機場回絕具體航班的備降申請,,可能有著因時因地的不同原因,需要通過調(diào)查,,依照不同情況作出判斷,。但僅從今年2月起,不同地區(qū)的多起“拒降”來看,,很難簡單視為機場條件束縛的結果,,而更像機場越來越明顯的“利己”選擇傾向。 機場實行屬地化管理以后,,被大部分地方政府定性為企業(yè),,隨之而來的,是機場對經(jīng)濟利益的不斷追逐,,這些在一些機場售賣的天價商品中可以具體而微地體現(xiàn),。即便這些問題一度受到重視,未能得到根本解決,,可能都還在公眾的容忍范圍之內(nèi),。然而,當問題延伸到公共安全層面,,可以說,,機場的任何做法都是令人不可理解和憤怒的。 《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第三條中明確指出:民用機場是公共基礎設施,。也就是說,,即使機場有經(jīng)營性的必要,,但必須建立在保證公益性的基礎之上。而機場公益性的核心,,指向的正是公共安全,。如果機場因經(jīng)濟效益而拒絕備降,是對其公益性的否定和公共責任的推卸,。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機場作出的“非公益性”選擇是放在特定的“備降”情形之下,。這意味著在機場屬地格局下,,某種程度上,,公共安全被作為企業(yè)且相互競爭的眾多機場所分化,。本應奉若圭臬的生命安全價值,沒有作為行業(yè)基本規(guī)范為所有機場自覺遵守,。 事實上,,與機場相關的航空公司也有著相似的問題。去年一時廣受關注的吉祥航空謊報油量拒不避讓自行降落,,險致卡塔爾班機墜毀一事,,正是民航業(yè)另一個安全隱患的表現(xiàn)。 從這個層面來看,,民航總局應該做的,,并不是針對某一行為的專項整治。民航業(yè)更大的問題恐怕是一種失序,,要面對的是怎么把公眾利益放在首位的問題,。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1]中國民航業(yè)為什么容易孳生貪污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