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火星之路還有多遠,? “十步走”,,步步震撼
www.fjnet.cn?2013-06-07 15:48? 曹靜?來源:中國科技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大規(guī)模移民火星,需要怎樣的科技支撐,?—— 建一個可供成千上萬人棲息的“火星移民點” 目前,,人們最熟悉、最近發(fā)射的火星探測器應該是“好奇號”,。卞毓麟說,,去年8月“好奇號”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但是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火星探測器都沒有實現(xiàn)返航。我們對火星的土壤和巖石樣品所進行的分析,,都是由小型的自動化儀器在火星上就地完成的,。人們早就想把火星樣品拿回地球,由各國科學家通力合作進行“會診”,。這一愿望就是我們尚未實現(xiàn)的第七步,,也許會在未來10年中成為現(xiàn)實。 什么時候人類才能親自登上火星,? 卞毓麟說,,這就是更重要、更困難的第八步,。一次完整的載人火星飛行,,從“糧草先行”到宇航員安全返回地球,需要好幾年,??茖W家們預期,,在未來30年內,第一批宇航員會光臨火星,。 從少數(shù)宇航員“登火”到大規(guī)模地移民火星,,需要怎樣的科技支撐? 卞毓麟說,,人類必須要在火星上建立功能越來越齊全的火星基地——這是第九步,。這種基地起先是供少數(shù)宇航員工作和生活的小型實驗室和宿舍,后來逐步發(fā)展起一個個可供成千上萬人棲息的“火星移民點”,。每個火星基地和移民點,,都必須專門用人工方法營造一個局部的生活環(huán)境。 ——火星能否改造成適宜人類生存的又一塊新大陸,?—— 改造火星的先決條件保證地球本身適宜人類和其他生物很好生存下去 能否從根本上把整個火星改造成適宜人類生存的又一塊新大陸,? 對此,卞毓麟說,,這就是人類移居火星的最后一步——“火星地球化”,。科學家們有不少大膽設想,。例如,,用二氧化碳、氯氟烴與氨共同產(chǎn)生的溫室效應,,將火星表面的溫度提高到接近冰點,,逐步引進各種微生物和動植物。這時大氣中的水蒸氣,、由遺傳工程改造過的植物產(chǎn)生的氧氣,,以及表面環(huán)境的微觀調控,都將使溫度進一步上升,,變得對地球生命更為友善,。這樣,火星整體環(huán)境會逐漸變得適宜于人類,,直到人類不依靠保護裝置就能定居,。 “當然,只有對火星的了解遠比今天更充分時,,人類才能既負責任又有把握地改造它的環(huán)境,。衡量人類是否有資格使其他天體地球化的重要指標,是能不能首先把自己的世界管好,。改造火星的先決條件是保證地球本身適宜于人類和其他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卞毓麟說。 ■ 延伸閱讀 火星之旅最大挑戰(zhàn)是輻射 火星科學實驗室中的輻射評估探測器(RAD)在“好奇號”飛往火星的行星際旅行中收集的數(shù)據(jù)發(fā)表在5月31日一期的《科學》周刊上,。這些數(shù)據(jù)為美國航天局早已使用的輻射預測模型提供了實驗驗證,。 在使用現(xiàn)有推進系統(tǒng)的情況下,飛往這顆紅色行星的5.6億公里旅程歷時253天,。根據(jù)RAD記錄的輻射量,,這段時間會使宇航員所受輻射水平超過可以接受的范圍。 該報告主要作者卡里·蔡特林在媒體聲明中說:“就累積劑量而言,,這相當于每隔五六天就接受一次全身CT掃描,。” 在火星之旅中,,“好奇”號平均每天受到的銀河宇宙射線輻射量為1.8毫希沃特,。銀河宇宙射線是來自太陽系外的粒子,能造成慢性低劑量輻射,。 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所受輻射劑量達到1000毫希沃特,患癌風險將增加5%,。美國航天局規(guī)定,,宇航員的患癌風險升幅不得超過3%。 不過,,有專家認為,,這個風險是可以控制的。新的材料可以改進對宇宙和太陽輻射的防護,,宇航員可以根據(jù)他們對輻射危害的遺傳抗性來挑選,,因為輻射危害是通過損害DNA來增加患癌風險的,。(曹靜)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1]人類“登月第二人”耄耋之年追夢火星
- [ 05-30]日本網(wǎng)民聲稱在美"好奇號"火星照片上看到蜥蜴
- [ 05-30]好奇號疑拍到火星上有“蜥蜴”閑庭信步(圖)
- [ 05-24]荷蘭公司“火星之旅” 到底靠譜不靠譜?
- [ 05-23]“火星移民”計劃:用11美元買一個有趣的夢想,?
- [ 05-23]荷蘭人不關注“火星計劃” 項目飽受質疑
- [ 05-22]日本擬8月發(fā)射新型火箭 可搭載觀測火星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