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朝鮮核謎團讓美情報機構苦猜
zs-bk.com?2013-04-23 15:25? 邁克 奇諾伊?來源:新華國際 我來說兩句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CNN)網(wǎng)站4月12日文章】題:為什么朝鮮的情報如此難以解讀(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高級研究員,、原CNN駐亞洲資深記者邁克奇諾伊) 圍繞朝鮮是否擁有將核彈頭安裝到導彈上的技術,美國情報機構最近展開了一場辯論,,而這并不是美國情報機構首次在評估朝鮮能力方面存在分歧,。這也不是美國國防部情報局(DIA)首次如此坦率地對朝鮮得出最令人震驚的結論———這個結論沒有得到美國其他情報機構的認可。 再次出現(xiàn)不同判斷 一名眾議員在4月11日的聽證會上披露的DIA評估報告稱,,對朝鮮已研發(fā)出可搭載于彈道導彈的核彈頭,,DIA“有中度把握”。然而,,數(shù)小時后,,國家情報總監(jiān)詹姆斯克拉珀發(fā)布聲明說,DIA的報告不代表情報界的共識,,“朝鮮尚未展示出制造核導彈所需的全面能力”,,五角大樓發(fā)言人和韓國國防部也附和了這一觀點。 對平壤能力截然不同的判斷令人回想起發(fā)生在1998年的一段插曲,,當時美國間諜飛機在距寧邊朝鮮主要核設施不遠的金倉里發(fā)現(xiàn)了一處地下設施,,這引發(fā)美國情報界的激烈辯論。 DIA堅持認為,,金倉里是一處為打造地下核武器設施的建筑工地,,它的存在證明平壤違背了朝美核框架協(xié)議。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塞繆爾伯杰在2007年接受采訪時回憶說:“他們說,,可以看到此類設施所特有的公路,,他們確實可以看到,這座洞完全適合于建核反應堆,?!碑敃r其他的情報機構,其中包括中情局,,對此持較懷疑的態(tài)度,。 1998年8月17日,《紐約時報》刊登一篇報道,,披露了這一情報調查結果,,從而使原本情報界內部的一場辯論演變成一場公開的論戰(zhàn)———就像那位國會議員11日披露的消息所起到的作用一樣。 1999年春,,華盛頓負責與朝鮮談判的特使查爾斯卡特曼與朝鮮特使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談判,。同年5月,卡特曼說服朝鮮同意讓美國核查人員進入金倉里,。令美國人吃驚和尷尬的是,,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而空空如也的地洞。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存在秘密核場所,。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3]關于朝鮮核武器的五大問題
- [ 04-22]朝媒稱如美國不放下核武器 無核化對話無法實現(xiàn)
- [ 04-20]朝鮮改變對韓立場 稱核武器為民族共同資產
- [ 04-19]美國重申不惜動用核力量保衛(wèi)韓國 應對朝鮮挑釁
- [ 04-19]朝鮮稱"核武器為朝韓共同資產" 韓指朝立場轉變
- [ 04-15]朝鮮半島風云變幻 韓國民間支持核武裝呼聲再起
- [ 04-15]白宮:朝鮮無發(fā)射核彈能力 不承認其為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