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人情消費”泛濫成公害
zs-bk.com?2013-06-26 16:56? ?來源:江西日報 我來說兩句
近年來,,我省一些地方的“人情消費”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逢年過節(jié),,親友婚喪嫁娶,、添丁增歲、升學(xué)就業(yè)等,,“人情禮”種類日益繁多且數(shù)額不斷加碼,,人們越來越不堪忍受“人情消費”之重。更有甚者,,部分公職人員假借“人情消費”之名,行收受賄賂之實,。人情不以禮金多少論厚薄,,尤其是在黨中央明確要求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形勢下,,我們更應(yīng)揚清激濁,,打擊歪風(fēng),弘揚正氣,,切莫讓“人情消費”泛濫成公害,。 禮尚往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適當(dāng)?shù)娜饲橥鶃肀緹o可厚非,,它在溝通思想感情,、密切社會關(guān)系,、增進社會和諧等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禮尚往來的精髓在于真情互遞,,正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然而,,近年來“人情消費”逐漸泛濫,,用來傳遞真情的“禮”變得越來越庸俗化、銅臭味十足了,。其一,,禮金的價碼不斷攀升,很多人為了面子相互攀比,,勒緊褲帶,、強裝笑顏,甚至不惜舉債送上一份份水漲船高的“人情禮”,,“禮”正從人情的“調(diào)節(jié)劑”變成畸形的“人情債”,。其二,,送禮的動機越來越不單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如今的送禮者,,相當(dāng)部分并非真情使然,而是有所求而送,、有所利而禮,,“人情消費”下隱藏著的是鉆營之術(shù)、諂媚之態(tài),。其三,,送禮正成為腐敗的代名詞,禮金出自“公家”的錢袋,,企業(yè)公關(guān),、政府招待不少是在“人情消費”的“遮羞布”下大行其道,其腐敗之實昭然若揭,。 因此,,“人情消費”泛濫,既加重了群眾生活負擔(dān),,又?jǐn)牧松鐣L(fēng)氣,,不僅有違中華禮儀之邦的傳統(tǒng)美德,也與公平公正的現(xiàn)代社會訴求背道而馳。時不我待,,我們應(yīng)當(dāng)上下齊心,,移風(fēng)易俗,堅決剎住“人情消費”泛濫的勢頭,。 |
- 責(zé)任編輯: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7]人情消費引發(fā)廣泛討論 收禮送禮雙方都不堪其擾
- [ 05-02]禮尚往來變?nèi)饲閭?人情消費攀升加大中國人負擔(dān)
- [ 03-05]逾5成人感覺人情消費負擔(dān)重 倡導(dǎo)親友間免禮節(jié)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