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腔南下入閩 北路戲“亂彈”風(fēng)靡閩東
zs-bk.com?2012-12-12 17:20? ?來源:福建省情資料庫 我來說兩句
北路戲,,俗稱“亂彈”,,流行于以壽寧縣為中心的閩東地區(qū),以及浙江南部與壽寧鄰近的縣份,。據(jù)明馮夢龍《壽寧待志》記載,,崇禎年間(1628~1644年),壽寧民間已有戲曲班社活動,。清道光,、咸豐年間(1821~1861年),,閩東、閩北地區(qū)已出現(xiàn)不少亂彈戲班,,著名的有“新長春”,、“新品福”,、“新吉祥”等班,,經(jīng)常往來于粵、贛,、浙一帶演出,。由于戲班眾多,老百姓便以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分其為“上路班”,、“下路班”,、“南路班”和“北路班”;因“北路班”名聲較大,,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便定名為“北路戲”,。 北路戲以西秦腔和吹腔為主,它傳自浙江一帶,。在長期流行中,,又吸收徽調(diào)、漢調(diào),、灘簧以及民間小調(diào),,綜合成為多聲腔的劇種,其主要唱腔仍以西秦腔和吹腔發(fā)展起來的“平板”為基調(diào),。這一階段北路戲的傳統(tǒng)劇目有《劈山救母》,、《奇雙會》、《鐵沙弓》,、《鐵蓮花》、《翠衣緣》,、《打金冠》,、《下陳州》、《玉麒麟》,、《羅成寫書》等,。清咸豐元年(1851年),羅源縣大湖村葉斗斗組織“三祥?!北甭钒?,有20多個演員,拿手劇目為《下三關(guān)》和《虹霓關(guān)》,;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解散,。咸豐至同治年間(1851~1874年),,北路戲吸收四平戲的部分傳統(tǒng)劇目,并出現(xiàn)與徽班相結(jié)合的戲班,,改唱皮黃聲腔為主,,所演多系京劇劇目,如《烏盆計》,、《小上墳》,、《三國》、《水滸》,、《隋唐》等,,北路戲進入興盛時期,連屏南,、福安等地的平講班,,不少也改唱亂彈,故民間有“平講假亂彈,,琴簫亂對彈,。”的諺語,。清光緒以后至抗日戰(zhàn)爭前,,京劇盛行,北路戲受到很大影響,,戲班排練上演《施公案》,、《濟公傳》、《粉妝樓》,、《貍貓換太子》等京劇連臺本戲,。古田縣鶴溪邊村老藝人陳金備(1862~1939年)主班的“新祥福班”最為著名,被老百姓稱為“北路一”,。民國16年(1927年),,老藝人李俊弟在福安縣洋頭鄉(xiāng)創(chuàng)辦“勝祥福班”,邀請溫州皮黃班藝人參加,,一時名噪閩東,,被譽為“北路二”。據(jù)1957年調(diào)查,,北路戲共有100多個傳統(tǒng)劇目,。 |
- 責(zé)任編輯:陳穎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2]金雞百花電影節(jié)最佳故事片提名:《愛在廊橋》
- [ 07-15]寧德狀元坊里的壽寧北路戲 讓游客感受古老劇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