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新聞的活水源頭
zs-bk.com?2012-03-27 18:22? 李存富?來源:福建記協(xié) 我來說兩句
??? 基層是新聞實踐的活水源頭。一個新聞單位領導成員,,不帶頭下基層調(diào)研,、采訪、報道,哪能知道基層的實際情況,,哪能報道出好的新聞,。這就要求領導成員要走基層、轉(zhuǎn)作風,,在報道時,,也要改文風。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在《廈門衛(wèi)視》工作多年,,有深刻的體會,早期在做讀報節(jié)目時,,每報道的一件事,,都是要先找素材,看著素材是否來自基層,,是否是百姓關心的話題。這樣才能更好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百姓,觀眾才會認可,。這就是說,,你報道內(nèi)容一定是要來自基層,這就要求領導要深入基層,,記者要深入基層,,才能更好地了解民生,才能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真正的說群眾歡迎的話,。在《廈門衛(wèi)視》現(xiàn)制作的《我愛閩南話》節(jié)目中,有幾個板塊的素材都來自基層,,如《民生第一等》,,主要由幾位美女鳳凰花記者,在制作人的帶領下深入基層,,報道百姓關心之事,,報道百姓所需解決之事,真正地幫百姓的忙,,幫百姓解決困難,。這就是要有深入基層的基礎。在《海堤伯好彩頭》環(huán)節(jié)中,,主持人和記者深入到市場,,了解市場行情,了解民生,為百姓提供市場資信,。在《好運旺旺來》板塊中,,主持人更是走進社區(qū),和居民面對面進行互動,,讓社區(qū)居民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述說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訴求。更貼近民生,。在《本地媳婦外地郎》板塊中,,說的是百姓自己的故事,說的是老百姓的心聲,,這些故事和心聲,,都來自基層。只有來自基層,,才能受到經(jīng)得起百姓的考驗,。才能得到觀眾的喜歡。在《趣味閩南話》板塊中,,大家都知道,,閩南語最基礎也是來自民間,要把閩南語傳承下去,,就是要到民間去采集,,把古老的閩南語發(fā)揚光大。所以在《趣味閩南話》當中,,不但說的趣味,,還讓閩南人了解閩南話的歷史淵源,也讓外地人學習了地道的閩南話,。既然所有的素材都來自基層,,怎樣才能把這些素材真正地表達出來了,而不是打官腔,,就應該改改文風,,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打官腔,,只說不做,。寫就要寫心理話,寫實在話,,那不是寫空話,,更不能為了討好領導,寫假話,。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都能下基層,,眼睛向下看,工作作風扎實,文風有切實變化,,不但能報道出好的新聞,,還能和觀眾的感情更加親密。(廈門衛(wèi)視節(jié)目部 李存富)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