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上午10點多,,薄霧散去,太陽露出了笑臉,。在(河北)邯鄲市西部牛叫村的一個農(nóng)家小院,,43歲的索維利低著頭給岳父剪指甲,,妻子在一旁為輪椅上的弟弟按摩,上小學的兒子陪姥姥聊天……
這是一個平常溫馨的場景,,卻蘊藏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其實,這對年過七旬的老人,,是索維利前妻的父母,;那位因為腦癱而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也是他前妻的弟弟,。如今,,老人的女兒已經(jīng)去世15年了,可女婿卻一天也沒有離開過這個貧寒的農(nóng)家……
妻子臨終前
他立誓孝敬岳父母
1988年,,20歲的索維利成了邯礦集團陶二礦的一名煤礦工人,。同年8月,他和煤礦附近牛叫村的姑娘房麗華喜結良緣。在婚禮上,,新娘有些出人意料地問:“你愿意和我一起伺候老人,,照顧患病的弟弟嗎?”他憨厚地答道:“養(yǎng)育之恩不能不報,,我愿意與你分擔,。”新娘房麗華的弟弟患有腦癱,,手腳嚴重變形,,生活不能自理,母親也一向身體不好,。老人的養(yǎng)老,,弟弟的將來,一直是她心頭的一塊石頭,,所以,,她才會在婚禮上有此一問。
婚后第二年,,房麗華生下了兒子索健,。夫妻倆為他取名為“健”,就是希望他能健健康康地成長,。不曾想,,兒子被確診為“先天性小腦脊髓供結失調(diào)”,患病概率為千萬分之一,,屬不治之癥,。夫妻倆痛哭了幾天后,接受了這一無法改變的事實,。
1996年3月,,房麗華為索維利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兒。不幸的是,,她本人卻患上了“產(chǎn)褥熱”,。彌留之際,房麗華斷斷續(xù)續(xù)地說:“維利,,你對得起我,,也對得起這個家,我死后你再娶一個吧,,只求你把兩個老人照顧好……”索維利“撲通”跪在妻子床前,,含淚發(fā)誓:“今后無論出現(xiàn)什么情況,我都會像對親生父母一樣孝敬好岳父母,,照看好內(nèi)弟,。”
葬妻后,為了方便撫養(yǎng)年幼的兒女,,也為了讓岳父母“吃”個定心丸,,索維利干脆住進了岳父母的家。
相親有條件
續(xù)妻必須孝敬亡妻父母
索維利的父母都在邯鄲市峰峰礦區(qū)王鳳礦工作,,父親還是礦上的領導,。他們心疼地勸兒子,調(diào)動一下工作吧,,帶著孩子一起回王鳳礦,,我們照顧你也方便一些。熱心的嫂子還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可索維利執(zhí)意不肯,。他堅定地說:“做人要講良心,做男人要仗義,,這時候我要離開了,那個家不就垮了嗎,?”
看著索維利一家老的老,,小的小,殘的殘,,沒個女人照看,,親戚鄰居們紛紛張羅著想幫他成個家,可索維利一一謝絕了,。最后,,還是岳父母覺得總這樣對不住女婿,哭著勸他再成一個家,,索維利這才勉強應允可以去相親,。但他對介紹人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續(xù)妻必須承諾為前妻的父母盡孝,而且要認前妻的父母為義父母,。
好心人一連為索維利介紹了五六個,,但女方一聽他那復雜而貧寒的家庭,都望而卻步了,。還是索維利的老班長對他知根知底,,把妻妹張瑞芳介紹給了這位重情重義的礦友。在索維利的要求下,,他們結婚之前,,先按照當?shù)剞r(nóng)村的規(guī)矩,舉行了一個傳統(tǒng)的認親儀式,。索維利的未婚妻張瑞芳,,跪在其前妻房麗華的父母面前,親切地喊爹喊娘,發(fā)誓要像對親生父母一樣終生贍養(yǎng)老人,。在場的人無不感動,,兩位老人更是熱淚盈眶,“俺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啊,,這個好女婿處處替俺老兩口著想,,又給俺找來個好閨女!”
索維利與張瑞芳結婚后仍然與岳父母一起住在這個農(nóng)家小院,?!暗?,你們年齡大了,,還有弟弟需要照顧,我不能離開你們啊,?!?/p>
結婚多年來,索維利一直很感激通情達理的妻子,。為了讓丈夫安心地在礦上工作,,張瑞芳盡力分擔家務。她本人在礦上的食堂上班,,工作并不輕松,。可多年來,,她總是先提前給家里做好飯,,然后再一路小跑去食堂上班。張瑞芳告訴記者,,自己很敬佩丈夫的人品和堅強樂觀,,“有時候能看出他的腳步很沉重,但他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 2011-10-26年輕妻子夜生活豐富 六旬丈夫無奈起訴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