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調入姜堰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工作以來,,王新苗14年如一日,把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化作忠誠行動,,干出了驕人的業(yè)績,。她先后被表彰為姜堰市“優(yōu)秀人民警察”和泰州市“十佳110民警”,、“科技應用能手”,,7次被評為先進個人;她所帶的報警服務臺先后被授予江蘇省“文明巾幗崗”和江蘇省“工人先鋒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王新苗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忘我的付出,,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組織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1995年7月,王新苗從警校畢業(yè),。那時,,110接處警電話僅有兩部,機房小,、人員少,,工作量不大。簡單枯燥的工作環(huán)境,,讓接警員走了一茬又一茬,。而王新苗所在治安股卻是眾人想進不想出的熱點部門,勤奮好學的她不負眾望,很快熟悉了治安業(yè)務,。
就在她工作得心應手之時,1997年1月,,組織上決定選派一些能力強,、素質好的同志到110報警服務臺工作。在領導找她談話時,,王新苗沒有一句怨言,,愉快地接受了安排。就這樣,,她在110報警服務臺一干就是14年,。
如今,作為110報警服務臺的負責人,,王新苗還是一如既往,,堅持跟班作業(yè)。特別是在2009年底,,新版110接處警系統(tǒng)與新版警務平臺對接后,,無論是白天還是深夜,只要系統(tǒng)出現故障,,她都能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與大家一起攻克難關,。
2010年元旦深夜,,新版110接處警系統(tǒng)突然全部死機。一接到電話,,她顧不上正在睡覺的兒子,,立即打的趕到報警服務臺。等到忙好回家后,,王新苗發(fā)現兒子穿著睡衣倦縮在大門口,,臉上還掛著淚珠……
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業(yè)務不精,就有可能延誤戰(zhàn)機,。面對報警人的哽咽話語,,王新苗認識到,當一名合格的接警員,,光有一腔熱情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有一手過硬的本領。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接聽電話、詢問案情、發(fā)布指令,、錄入電腦……為練好這些基本功,,王新苗從沒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為聽懂多地方言,,她虛心請教,不懂就問,;為清楚地理位置,,她精心收集,整理成冊,;為提高打字速度,,她天天練習,從不間斷,。第一次發(fā)布指令,,就助巡邏民警抓獲一個小偷,更加堅定了她在報警服務臺干下去的決心,。
合理調度警力,,體現的是接警員的臨場指揮應變能力。去年10月的一天夜里,,有一出租車司機報警稱有人打的不給錢,,要求民警出警。王新苗了解到是因燃油附加費引起的,,當即在電話中耐心做通雙方工作,,避免了不必要的警力動用。
幫助別人就是幫自己
110報警服務臺是公安工作的“晴雨表”,。社會治安形勢好壞,、新型犯罪特點、群眾需求等等,,110報警服務臺都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工作中,王新苗以服務公安實戰(zhàn),、滿足群眾需求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她常說:“幫助別人就是幫自己?!?/p>
今年正月初一,,王新苗下夜班路過“老街”時看見一青年隨意地將手機放入外套的插兜內,她立即上前提醒,。太多的經歷告訴她,,在多年的接處警工作中,,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失手機、錢包的,,多時一天的報警電話就達五,、六起。
“一枝獨放不是春,,滿園開放才是春,。”在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的同時,,全力將接警服務臺打造成為治安防范,、戶籍辦理,、法律政策等咨詢服務的窗口,王新苗帶領她的同事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通過熱線把微笑傳遞給每一位報警求助群眾”的工作承諾,。針對群眾的不同需求,,她們還將開鎖、水氣及家電維修人員的通訊資料,,及時提供給遇有此類困難的群眾,。
作為公安機關的緊急特服電話,“110”已經成為警民聯系的第一道“橋梁”,。日常工作中,,雖然接警員看不到現場情況,但可以從報警人的語氣中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從而準確無誤地下達指令,。對此,王新苗從不懈怠,,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工作動力,。
- 2011-10-13王靜: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