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劇照
????群舞樂事:學(xué)習(xí),,排練,一起high
從排練到演出,,演員們進(jìn)入《媽媽咪呀,!》劇組也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這是一段快樂與辛苦交織的日子,。高強(qiáng)度的排練讓辛苦,、疲累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但“身累心不累”,,正像觀眾所能感覺到的那樣,,他們像打了雞血似的,心理上總是處于亢奮狀態(tài),。問起最快樂的事,,他們七嘴八舌地來不及表達(dá):一起學(xué)習(xí)、一起排練,、一起玩,、一起累、一起上臺,,最終,,一起在舞臺上引爆全場,調(diào)動起全場觀眾的熱情,,跟著他們一起有節(jié)奏地鼓掌,、搖擺,甚至歌唱,。這是他們“一系列的快樂”,。戴輝告訴記者:“為什么說排練是最快樂的呢?因為雖說《媽媽咪呀,!》要鑄就英國品牌,,但每一個語言的版本都是一次全新的創(chuàng)作,群舞也在創(chuàng)作,?!?/p>
丁臻瀅在排演蘇菲這個角色時,最開心于能跟著舞蹈老師學(xué)習(xí)不同的舞種,,“我從小學(xué)的是芭蕾,,但這在《媽媽咪呀!》中完全沒有優(yōu)勢,,反而在排練中跟著英方舞蹈老師學(xué)了不少新舞種”,。丁臻瀅在劇組像個海綿一樣到處吸水,,到處“偷師”,連扮演蘇菲的張芳瑜都“不放過”:“我特別佩服芳瑜站到臺上時強(qiáng)大的氣場,。有一次排練時,,我扮演蘇菲站到舞臺中央,原本我以為自己不會緊張,,哪知在開場那一座安靜的希臘小島上,突然要放開嗓子唱‘有一個夢’,,我竟然嗓子都抖了,。”
演出時能與臺下的觀眾互動是群舞演員們最快樂的事,。譚峻鵬說:“因為中國觀眾是特別含蓄的,,很少會真正打破‘第四堵墻’與舞臺結(jié)合在一起。所以,,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調(diào)動起觀眾的情緒,。《媽媽咪呀,!》是一個需要‘全場歡樂’的音樂劇,,當(dāng)我看到臺下觀眾不笑的笑了,不鼓掌的鼓掌了,,甚至站起來一起唱那些膾炙人口的ABBA歌曲時,,我覺得那簡直是快樂的巔峰!”
群舞向往:音樂劇舞臺“百花齊放”
在中國音樂劇尚不算成熟的市場中,,大多畢業(yè)于藝術(shù)院校音樂劇表演專業(yè)的科班音樂劇演員鮮有機(jī)會參與《媽媽咪呀,!》之類的國際知名劇目的演出,即便獲得參與機(jī)會,,也很少能演主要角色,。但這些“打了雞血”的超級群舞們并沒有因此改變自己學(xué)音樂劇表演的初衷,戴輝說:“這個舞臺是很華麗的,,演音樂劇也很幸福,,尤其上海容許多元化文化齊頭發(fā)展,給音樂劇演員帶來不少機(jī)會,。而我的音樂劇生涯才剛開始,,就像一杯水,還沒倒?jié)M,,我就想著去換個杯子,,這不合適”。
譚峻鵬則告訴記者:“《媽媽咪呀,!》讓中國觀眾真正明白了什么是音樂劇,。我們看話劇會哭,,聽演唱會會哭,欣賞舞蹈會哭,,音樂劇則是三者合一,,在又跳又唱又演中與觀眾在一起?!?/p>
丁臻瀅對中國音樂劇市場的不成熟有自己的看法:“其實不能說不成熟,,也不能說缺乏音樂劇演員,而是劇目太少,,使得太多音樂劇科班出身的演員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比如有的音樂劇演員適合流行唱法,有的則適合輕歌劇的表演方法,。如果能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劇上演,,音樂劇演員是不會轉(zhuǎn)行的?!睂Υ?,冒海飛更是堅定了大家的理想:“不管是群舞,還是演斯凱,,只要能站在音樂劇這個舞臺上,,我就會很開心,因為我們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p>
上海媒體普遍認(rèn)為,和北京相比,,音樂劇在上海更有觀眾基礎(chǔ),,更有劇目積累,更有媒體支持,,因此上海比北京更有可能成為“東方百老匯”,。
- 2011-07-27《媽媽咪呀》音樂總監(jiān)姜清華:音樂是殺手锏
- 2010-11-17《媽媽咪呀》中文版明年首演 王菲母女有望獻(xiàn)唱
- 2009-10-29《媽媽咪呀》續(xù)集確定 “索菲”阿曼達(dá)成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