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論文買賣的土壤更值得深思
www.fjnet.cn?2013-10-31 15:35? 王傳言?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日前,,一名高校學生料稱,,他花高價買來的畢業(yè)論文,因抄襲率過高未能通過,,被迫延遲畢業(yè),,對方也不愿退款。在隨后的工商執(zhí)法行動中,,記者發(fā)現(xiàn),,這家論文代寫代發(fā)公司業(yè)務量火爆,代發(fā)刊物涉及國內350家學術期刊,,買家來自全國多個省市,,不乏公務員。(10月30日《楚天金報》) 論文買賣,,代寫代發(fā),。這樣的網(wǎng)店是否違法?這是一個法律癥結,。像眾多的中介公司一樣,,這種論文買賣網(wǎng)店,甚至實體店在各條注冊標準上,,如何符合工商部門的要求的話,,其違法行為到底體現(xiàn)在哪里?其實,,與其這樣糾結于論文買賣的利益鏈,,不如分析催生論文買賣的土壤。按照市場的原則,,只要有發(fā)表論文的需求,,自然會催生論文刊發(fā)的供給。而論文買賣的火爆首先在于需求的旺盛,;其次,,有人選擇代寫代發(fā),對他個人來說可能是筆劃算的交易,。 論文買賣之所以火爆,,一個關鍵的因素是需求,尤其是職稱評審的需求,以及高校對于畢業(yè)生的要求,。在眾多的高校中,,對于研究生畢業(yè)進行了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的限制,不達標的人不宜畢業(yè),。在這樣的指標下,,很多人選擇花錢買版面,甚至請人代寫,、代發(fā),。另一方面,大量的中小學教師對于職稱的評審也盲目要求論文數(shù)量,。這是造成論文需求量劇增的客觀原因,。而這樣的要求本身并非合理,而最該追問的是職稱的評審制度,,以及對于高校研究生的考核機制的合理度,。 另外,收費制度的期刊也是論文買賣火爆的因素之一,。論文發(fā)表在期刊上,,大部分都是收費制,這也客觀上造成買賣論文瘋狂的原因,。試想,,如果所有的期刊免費刊發(fā)論文,其中就沒有利潤空間,,中介就自動會消失,。而在收費制度下,論文都明碼標價,,需要評職稱的人又沒有渠道,于是,,論文買賣的網(wǎng)店應運而生,。期刊收費滋生的必然是學術的腐敗,炮制更多的學術垃圾,,對于清新學術空間而言,,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論文買賣網(wǎng)店的火爆,,其作用不過是將原本收費的期刊,,和急需評職稱的人聯(lián)系起來。而工商部門到底是否需要對其依法取締,,則需要足夠的證據(jù),。整治這樣的利益鏈也必須依法進行。畢竟,,改善其滋生的土壤是根源,,論文買賣只是形式,,因此,肅清學術環(huán)境更重要,,也更值得關注,。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31]男子27美元購比特幣被嘲笑 4年后暴漲至86.6萬美元
- [ 10-29]“灰代辦”黑色交易揭秘:北京買套房省30萬稅費
- [ 10-24]南京大學兩位院士候選人就論文是否造假對質
- [ 10-23]中科院調查南大候選院士論文涉嫌造假
- [ 10-23]候選院士舉報同行后退出增選續(xù):被舉報人否認造假
- [ 10-22]中國博士因論文抄襲 被早稻田大學取消學位
- [ 10-22]為舉報論文造假退出院士增選,值不值
- [ 10-22]候選院士聲明退出增選 舉報同行論文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