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垃圾短信 不妨效法國外
www.fjnet.cn?2013-10-24 07:33? ?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不少手機用戶都收到過廣告垃圾短信,,可是發(fā)短信的手機號碼怎么也打不通,。記者調查發(fā)現,此類垃圾短信來源不一,,有的來自群發(fā)器,,更高級的來自三大通信運營商。他們不只為發(fā)送垃圾短信提供便利,,有的甚至還為相關企業(yè)出主意應付監(jiān)管,。 提起垃圾短信,手機用戶無不怨聲載道,,其內容或者是詐騙,,或者是廣告,或者是招嫖,、謠言等,。可是收到垃圾短信后想投訴,,一不知道投訴誰,,二即使投訴了通常也沒什么結果。前不久有條新聞說,,北京一位手機用戶,,5年前開通了一個9位均為同一數字的VIP靚號,并為此付出了每月必須消費數千元的高額代價。結果自2012年10月至今,,一年收到了約6萬條垃圾短信,。向通信商投訴,得到的回復是“想要徹底屏蔽,,目前不容易實現”,。 類似情況很多手機用戶都遭遇過,最后弄得大家即便對垃圾短信忍無可忍也得無奈接受,,乃至很多人如今對垃圾短信已經習以為常,。這種“看客”心態(tài)無疑很可怕。 如果說手機用戶對垃圾短信漠視,,還只是可悲,,那么社會在打擊垃圾短信上的不作為,則讓人失望,。 首當其沖的是通信運營商的推卸責任和無恥參與,。雖然工信部多次發(fā)文,要求開展垃圾短信清理工作,,但是在利潤的驅使下,,運營商不但可以置行業(yè)規(guī)則和業(yè)務操守于不顧,明知虛假,、惡意信息對社會的危害,,明知一些信息是騙人害人的,依然肆意發(fā)布,,任其橫行,。公布的垃圾短信投訴電話也都是形同虛設;更值得追問的是,,央視記者在調查中,,有運營商透露,他們不但為發(fā)送垃圾短信提供各種便利,,還指點相關企業(yè)如何應付監(jiān)管,。為了謀取私利,就公然為垃圾短信放行,,這種縱容行徑與幫兇無異,。 相關職能部門在打擊上的不夠力度,也是垃圾短信的間接推手,。從2010年9月1日起,,包括手機在內正式實施實名登記制度,如果真能如此,,垃圾短信誰發(fā)的,,要查起來一查一個準,,可是幾年過去了,手機實名制形同虛設,,匿名手機卡繼續(xù)銷售,,這給打擊垃圾短信增加了一定的難度;至于警方,,對詐騙短信雖然不可能一有投訴就出警打擊,,但對這種明目張膽的詐騙現象習以為常,長時間不能有力打擊,,又是什么原因呢,?此外,其他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的默不作聲,,又何嘗不是一種麻木不仁,? 打擊垃圾短信真的非常難嗎?其實不然,。新加坡國會去年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案,,違法發(fā)送垃圾信息的機構或個人可能會被重罰100萬新元(約合514萬元人民幣),,違法發(fā)送一條垃圾短信,,可能面臨最高1萬新元(約合人民幣5.14萬元)罰款。同時,,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成立個人信息保護署,專門負責處理這一法案的相關事宜,;美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短信發(fā)送人必須事前取得收信人的同意,才能發(fā)出商業(yè)或其他宣傳短信,,如果違反將被告上法庭,,面臨處罰……因而,打擊垃圾短信一方面是對始作俑者嚴厲打擊,,另一方面則是對運營商的監(jiān)守自盜進行嚴懲,,以重罰讓它們斷了通過垃圾短信謀利的私心。當然,,就目前來說,,落實手機實名制,是個最基本的前提,。 昨天,,有運營商對垃圾短信治理中的漏洞和不足“深表歉意”,并承諾要竭力治理,。這種表態(tài)值得肯定,,具體效果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4]垃圾短信怎么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 [ 10-23]三大運營商被指發(fā)垃圾短信獲利 給群發(fā)企業(yè)返利
- [ 10-08]最嚴實名制推出滿月 八成用戶垃圾短信無明顯減少
- [ 09-26]詐騙短信半年騙3000萬元 廣東最愛發(fā)北京最受騷擾
- [ 09-04]手機實名制受阻:2/3代售點無需登記 1/4用戶支持
- [ 09-02]電話實名制需配套跟進
- [ 08-05]垃圾短信頑疾難治:花樣翻新 完整利益鏈條難斬斷
- [ 08-05]垃圾短信緣何頑疾難除 背后利益鏈條難以斬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