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建好了, “廣場精神”呢,?
zs-bk.com?2013-10-12 07:53? 采桑子?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北京昌平的史某因覺得院子里跳廣場舞的噪音過大,,與鄰居發(fā)生爭執(zhí),,竟拿出家中雙筒獵槍朝天鳴槍,并將三只藏獒放出來沖進人群,。最近,,史某因涉嫌非法持有槍支罪被批準逮捕。(10月11日《北京晨報》) 因小事而“單方面”率先使用藏獒,、獵槍等“進攻型武器”,,最終被捕,實在是咎由自取,。但真正的事情遠未結(jié)束,,因為改善廣場舞擾民之類的“廣場精神”缺乏癥,,已不能漠視之。 中國恐怕是一個缺乏廣場的國度,。很多人小時候生活在農(nóng)村,,稻場可以客串廣場的功能。那時雖談不上什么休閑和娛樂活動,,但稻場在農(nóng)閑時正如一個簡易廣場,。村里的紅白喜事、過年舞龍,、開大會,、夏夜乘涼,稻場總是一個萬能地方,。彼時雖沒有誰去擬定一份“稻場守則”,,可畢竟存在一個傳統(tǒng)且穩(wěn)定的鄉(xiāng)土治理結(jié)構(gòu),,從調(diào)皮頑劣的兒童到不安分守己的成人,,都有規(guī)矩制約。即便是一個簡易的稻場,,看不見的“稻場秩序”卻是強大的,。 隨著時代進步,如今不僅城市開始有了大廣場,,就連一些規(guī)模不大的小區(qū)也開始建小廣場,。廣場有了,但“廣場精神”卻沒有跟進,。比如,,你有沒有覺得廣場舞的音樂越來越吵?有人不拴虎狼之犬是否讓你心驚膽跳,?隨意踐踏草坪的人是不是讓你很心煩,?這一切,你只能忍受,,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因為根本沒有溝通的地方,沒有講理的去處,。 “廣場精神”本質(zhì)上是一種公共精神,。孔子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希望處理“己欲”與“施人”的關(guān)系,,這也是公共精神的關(guān)鍵,。這里面大抵有四個境界:一,己所不欲施之于人,;二,,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人之所欲施之于人。第一重境界缺乏對人起碼的尊重,;第二重境界太自以為是,。兩者都是純粹的自私自利。第三重境界開始知道考慮他人,,可視為公共精神的底線,。第四重境界可視為公共精神的上線。 廣場舞本來是一個好東西,,但“廣場精神”的底線要求人有所節(jié)制,,考慮他人感受,顧及公共影響,。比如能否把聲音調(diào)低一點,,把時間安排妥當(dāng)一點。倘若一心只想著自己開心,,率性而為,,罔顧他人感受,難免會產(chǎn)生矛盾,。 |
- 責(zé)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1]男子嫌跳廣場舞噪音大 鳴獵槍放藏獒趕人